“謾有書成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有書成誦”全詩
溪山行老我,風月不欺予。
謾有書成誦,端無貨可居。
清江千里道,持此問舂鋤。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地僻》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地僻》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作者居住在一個偏僻的地方,門常閉,家境貧寒,因此與客人疏遠。然而,盡管身處清幽的溪山中,作者仍然保持著樂觀和豁達的心態,自得其樂。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地處偏僻的住所,門常緊閉,
貧窮的家境使我與客人疏遠。
漫步在溪山中,年紀已老,
但風光之美從未辜負過我。
雖然我無所財富可居,
卻有書籍陪伴我度時光。
清澈的江水流淌千里,
我手持著這支問舂鋤。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并展現了他在貧困中保持樂觀、滿足和堅韌的態度。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他仍然能夠欣賞到自然界的美麗和寧靜。通過描述自己的清貧境遇,作者傳達了一種超脫物質財富的心態,強調內心的富足和追求精神層面的價值。
這首詩詞賞析了自然風景和內心世界的交融。作者通過溪山行走的描寫,展現了他對大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他感受到自然的靜謐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自身年老的感慨。盡管物質上的貧困,作者內心依然保持著對風月的欣賞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這種對自然和人生的共鳴,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情感的內涵。
總的來說,《地僻》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以及在貧困中保持樂觀心態的堅韌。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示了作者的審美情趣和對內心世界的思考,讓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
“謾有書成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ì pì
地僻
dì pì mén cháng bì, jiā pín kè zì shū.
地僻門常閉,家貧客自疏。
xī shān xíng lǎo wǒ, fēng yuè bù qī yǔ.
溪山行老我,風月不欺予。
mán yǒu shū chéng sòng, duān wú huò kě jū.
謾有書成誦,端無貨可居。
qīng jiāng qiān lǐ dào, chí cǐ wèn chōng chú.
清江千里道,持此問舂鋤。
“謾有書成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