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伯忽來吹使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伯忽來吹使醨”全詩
溪南溪北半篙碧,荷葉荷花一段。
旋扣柴荊行問道,少休松檻坐移時。
淵明志廣桑麻長,此語勿傳朝市知。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夏日登葉氏山亭》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登葉氏山亭
云氣向曉不待族,
風伯忽來吹使醨。
溪南溪北半篙碧,
荷葉荷花一段。
旋扣柴荊行問道,
少休松檻坐移時。
淵明志廣桑麻長,
此語勿傳朝市知。
譯文:
清晨的云氣不等待人族,
風神突然吹來,將酒杯中的醨攪動。
溪水南流北流,碧綠的篙船只有一段,
荷葉與荷花相映成趣。
轉身拂去身上的柴荊,行走在問路的道上,
不久停下腳步,在松木的欄桿旁坐下。
淵明志向廣闊,桑麻茂盛生長,
這句話不要傳播給朝市的人們知曉。
詩意和賞析:
《夏日登葉氏山亭》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日山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悟。
詩的開篇,以云氣向曉和風神吹動酒杯的描寫,展現了清晨的寧靜和自然界的活躍。這里的云氣和風伯,象征著大自然的力量和神秘感,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超然的氛圍。
接著,詩人以溪流、篙船、荷葉和荷花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幅幅清新的夏日畫面。溪水從南流到北,篙船碧綠,荷葉與荷花相映成趣,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這些景物的描繪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圖像感,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旋扣柴荊、問路的道和松木的欄桿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索和對人生的感悟。詩人在行走中旋扣柴荊,象征著人生中的困惑和迷茫,而問路的道和坐在松木欄桿旁則意味著尋找答案和靜心思考。這里的松木欄桿可以理解為一種寓意,松樹象征著堅韌和長久,欄桿則象征著支撐和依靠,詩人通過坐在松木欄桿旁表達了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對內心堅持的決心。
最后兩句詩中的淵明志向和桑麻茂盛,是詩人對自己志向的表達和對社會繁榮的期許。淵明是古代學者淵深博學的意思,這里表示詩人的志向廣闊。桑麻則是富庶繁榮的象征,通過桑麻的茂盛生長,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繁榮和進步的祝愿。
整首詩詞以清新的夏日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思考,將讀者帶入一種寧靜和思索的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道路的思考。詩中以云氣、風神、溪流、篙船、荷葉、荷花等形象描繪,給人以清新、生動的感受。同時,詩人通過旋扣柴荊、問路的道和坐移時等情節,表達了對人生困惑和迷茫的思考,以及對內心堅持和尋求答案的決心。最后,詩人通過淵明志向和桑麻茂盛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繁榮和進步的期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精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遞了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同時也通過內心的思考和尋求,表達了對人生道路和社會進步的思考和期許。這首詩詞展示了朱翌詩人獨特的感悟和表達能力,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風伯忽來吹使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dēng yè shì shān tíng
夏日登葉氏山亭
yún qì xiàng xiǎo bù dài zú, fēng bó hū lái chuī shǐ lí.
云氣向曉不待族,風伯忽來吹使醨。
xī nán xī běi bàn gāo bì, hé yè hé huā yī duàn.
溪南溪北半篙碧,荷葉荷花一段。
xuán kòu chái jīng xíng wèn dào, shǎo xiū sōng kǎn zuò yí shí.
旋扣柴荊行問道,少休松檻坐移時。
yuān míng zhì guǎng sāng má zhǎng, cǐ yǔ wù chuán cháo shì zhī.
淵明志廣桑麻長,此語勿傳朝市知。
“風伯忽來吹使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