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官舍近東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柴桑官舍近東林”全詩
側寄繩床嫌憑幾,斜安苔幘懶穿簪。
高僧靜望山僮逐,走吏喧來水鴨沈。
翠竹黃花皆佛性,莫教塵境誤相侵。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曙)
司空曙(約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歷十才子之一,唐代詩人。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后在世。大歷年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性耿介,不干權要。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辟致幕府。授洛陽主簿。未幾,遷長林縣丞。累官左拾遺。終水部郎中。曙詩有集二卷,登進士第,不詳何年。曾官主簿。大歷五年任左拾遺,貶長林(今湖北荊門西北)丞。貞元間,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任職,官檢校水部郎中,終虞部郎中。曙為盧綸表兄,亦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為行旅贈別之作,長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閑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有《司空文明詩集》。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于五律。詩風閑雅疏淡。
《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司空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是唐代司空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給衛明府,他經常穿著短靴和褐色皮袍,
并且勤奮地背誦經典,因此有了最后一句的贈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柴桑官舍附近的景象。詩人首先提到了柴桑官舍靠近東林,這是一片有名的竹林。接著,他描述了一個年幼的孩子,剛剛開始修行佛法,表達了對這位年幼的修行者的贊賞和鼓勵。詩人還提到了衛明府,他經常穿著短靴和褐色皮袍。不僅如此,衛明府還努力地背誦經典,這使得他在詩人心中格外令人敬重。最后,詩人以佛教思想為主題,表達了對高僧和清靜的山林生活的向往,并呼吁不要讓塵世的紛擾侵擾佛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柴桑官舍和其中的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人通過描述東林竹林和高僧,表達了對清凈和修行的向往。他將官府的衛明府與修行佛法的年幼孩子相對照,突出了對后者的贊賞和鼓勵。詩中的"短靴褐裘"和"持誦末句"等細節,展示了衛明府勤奮努力的形象,強調了修行和學習的重要性。最后兩句"翠竹黃花皆佛性,莫教塵境誤相侵"表達了對佛性純凈的追求,警示人們不要被塵世的誘惑所困擾。整首詩詞以淡雅、含蓄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富有禪意的畫面,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清凈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柴桑官舍近東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èi míng fǔ cháng jiàn duǎn xuē hè qiú, yòu wù chí sòng shì yǐ yǒu mò jù zhī zèng
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
chái sāng guān shě jìn dōng lín, ér zhì chū tiáo jí dào xīn.
柴桑官舍近東林,兒稚初髫即道心。
cè jì shéng chuáng xián píng jǐ,
側寄繩床嫌憑幾,
xié ān tái zé lǎn chuān zān.
斜安苔幘懶穿簪。
gāo sēng jìng wàng shān tóng zhú, zǒu lì xuān lái shuǐ yā shěn.
高僧靜望山僮逐,走吏喧來水鴨沈。
cuì zhú huáng huā jiē fó xìng, mò jiào chén jìng wù xiāng qīn.
翠竹黃花皆佛性,莫教塵境誤相侵。
“柴桑官舍近東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