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篛笠蓑衣一葉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篛笠蓑衣一葉舟”全詩
洋洋盈耳松聲亂,亹亹逼人山翠浮。
講罷已聞花雨落,心清暗與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機久,一飽關門相對休。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揖翠軒》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揖翠軒》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篛笠蓑衣一葉舟,
西風吹我與同游。
洋洋盈耳松聲亂,
亹亹逼人山翠浮。
講罷已聞花雨落,
心清暗與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機久,
一飽關門相對休。
詩意:
《揖翠軒》以描繪一次山水游覽的場景為主題。詩人乘坐一葉小舟,身著簡樸的蓑衣和篛笠,與伙伴一同出游。西風吹拂著他們,帶來了松林的雜亂聲音,山巒的翠綠浮現在他們眼前。在山中講學結束后,他們聆聽著花雨的聲音,心靈變得清明寧靜,仿佛沉浸在美妙的花香之中。這位道人居士已經很久沒能忘卻塵世的煩惱,這次旅行讓他得到了心靈的滿足,他關上門,與自然相對,放松身心。
賞析:
《揖翠軒》通過自然山水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追求內心寧靜與放松的愿望。詩中的篛笠蓑衣、小舟和山翠,都是樸素的形象,與紛繁復雜的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西風吹拂、松聲亂、山翠浮現,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寧靜。詩末,道人居士忘卻塵世之事,一心向往山水之間,與自然相對,找到了內心的安寧。
整首詩以簡樸的語言和景物描寫,傳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意境。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內心的平靜,同時也能引發讀者對自然、對遠離塵囂的向往和思考。
“篛笠蓑衣一葉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cuì xuān
揖翠軒
ruò lì suō yī yī yè zhōu, xī fēng chuī wǒ yǔ tóng yóu.
篛笠蓑衣一葉舟,西風吹我與同游。
yáng yáng yíng ěr sōng shēng luàn, wěi wěi bī rén shān cuì fú.
洋洋盈耳松聲亂,亹亹逼人山翠浮。
jiǎng bà yǐ wén huā yǔ luò, xīn qīng àn yǔ miào xiāng tóu.
講罷已聞花雨落,心清暗與妙香投。
dào rén jū shì wàng jī jiǔ, yī bǎo guān mén xiāng duì xiū.
道人居士忘機久,一飽關門相對休。
“篛笠蓑衣一葉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