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江海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陵江海客”全詩
仁義立奇論,豈果忘吾民?狂奴作故態,飄然歸富春。
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
故人信符讖,三分等浮云。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五》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五》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子陵江海客,
本非沮溺倫。
仁義立奇論,
豈果忘吾民?
狂奴作故態,
飄然歸富春。
客星犯帝座,
太史奏天文。
故人信符讖,
三分等浮云。
詩意:
這位遠離家鄉的江海之客,并非迷失于世俗的束縛。他在道德和正義上有獨特的見解,難道會忘記自己的人民嗎?那些傲慢自大的奴才只是在故作姿態,而他卻心無旁騖地回到了富春江畔。客星闖入帝座之地,太史奏報天象。老朋友相信卜筮和預言,但這些只是虛妄不實的飄渺之云。
賞析:
這首詩以一位遠離家鄉的江海之客為主角,通過對他的描述和對比,展示了作者對道德倫理和人民關懷的態度。詩中的"子陵江海客"意味著詩人自己,他在異鄉途中思考人生與社會,表達了對傳統價值觀的思考和對人民疾苦的關注。
詩中提到的"仁義立奇論"表明這位客人有獨特的見解和價值觀,他對道德和正義有自己的理解。"豈果忘吾民"則表達了他對人民的關懷和責任感,暗示他不會忘記自己的根源和責任。
另一方面,詩中描繪了那些自以為是的奴才,他們虛偽地做作,只是為了討好權貴。這與主角客人的真實和純粹形成鮮明對比。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通過"客星犯帝座"和"太史奏天文"的描寫,表達了對于權力和官僚體制的批評。而"故人信符讖,三分等浮云"則指出了對卜筮和預言的懷疑,認為這些只是虛假的幻象。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于主角客人和周圍人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道德倫理和人民關懷的思考,同時也對權力和虛妄進行了批判。這種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對人民的關懷,展示了楊維楨作品中的思想內涵。
“子陵江海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n gǔ sì shí èr shǒu qí shí wǔ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五
zǐ líng jiāng hǎi kè, běn fēi jǔ nì lún.
子陵江海客,本非沮溺倫。
rén yì lì qí lùn, qǐ guǒ wàng wú mín? kuáng nú zuò gù tài, piāo rán guī fù chūn.
仁義立奇論,豈果忘吾民?狂奴作故態,飄然歸富春。
kè xīng fàn dì zuò, tài shǐ zòu tiān wén.
客星犯帝座,太史奏天文。
gù rén xìn fú chèn, sān fēn děng fú yún.
故人信符讖,三分等浮云。
“子陵江海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