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采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受教采桑”全詩
大王聘之居中榜,舊衣不換新衣裳。
采桑女,項如罌,宮中掩口笑喤喤。
堯舜桀紂陳興亡,中宮笑口慚且惶。
服后服,正后宮;卑宮室,親蠶桑;減戈獵,斥優倡。
諸侯玉帛走東方,王上帝號聲煌煌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宿瘤詞》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瘤詞》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描述了一個采桑女的故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瘤詞
采桑女,項如罌,受教采桑,不受教觀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榜,舊衣不換新衣裳。
采桑女,項如罌,宮中掩口笑喤喤。
堯舜桀紂陳興亡,中宮笑口慚且惶。
服后服,正后宮;卑宮室,親蠶桑;減戈獵,斥優倡。
諸侯玉帛走東方,王上帝號聲煌煌。
譯文:
在這首詩中,描繪了一個采桑女的形象。她的項項如玉罌粟,她雖然接受過教育去采桑,卻不肯接受教育去侍奉大王。大王卻選中她來居住在中榜,但她仍穿著舊衣不換新衣。
采桑女,項如罌,她站在宮中,掩住嘴巴笑喤喤。這里引用了堯、舜、桀、紂、陳等歷史上的君王興亡,中宮的笑聲表達了她對這些君王的輕蔑與不屑。
她服侍了大王之后,進入了正式的后宮。她住在卑微的宮室里,親自養蠶采桑。她減少了戰爭與狩獵,拒絕了優游享樂的生活。
各個諸侯紛紛獻上玉帛,向東方走去,而大王則享有上帝的尊號,聲名輝煌。
詩意和賞析:
《宿瘤詞》以采桑女的形象,通過對比來表達對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的思考與諷刺。采桑女即使得到了大王的寵幸,也不為所動,堅守自己的尊嚴和獨立。她拒絕改變自己的服飾,不愿成為宮廷瑣事中的一個工具。
詩中引用了歷史上各位君王的興亡,將采桑女對中宮的嘲笑與輕蔑與君王們的輝煌相對照,強調了君王的權威與聲名是虛幻的,而真正的尊嚴和堅守則源于內心。
這首詩通過對采桑女的形象描寫,反映了作者對女性地位的關注和對封建制度的質疑。它表達了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以及對權威和權力的嘲諷。詩中的反諷和調侃以及對歷史的引用,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批判的意味。
“受教采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liú cí
宿瘤詞
cǎi sāng nǚ, xiàng rú yīng, shòu jiào cǎi sāng, bù shòu jiào guān dài wáng.
采桑女,項如罌,受教采桑,不受教觀大王。
dài wáng pìn zhī jū zhōng bǎng, jiù yī bù huàn xīn yī shang.
大王聘之居中榜,舊衣不換新衣裳。
cǎi sāng nǚ, xiàng rú yīng, gōng zhōng yǎn kǒu xiào huáng huáng.
采桑女,項如罌,宮中掩口笑喤喤。
yáo shùn jié zhòu chén xīng wáng, zhōng gōng xiào kǒu cán qiě huáng.
堯舜桀紂陳興亡,中宮笑口慚且惶。
fú hòu fú, zhèng hòu gōng bēi gōng shì, qīn cán sāng jiǎn gē liè, chì yōu chàng.
服后服,正后宮;卑宮室,親蠶桑;減戈獵,斥優倡。
zhū hóu yù bó zǒu dōng fāng, wáng shàng dì hào shēng huáng huáng
諸侯玉帛走東方,王上帝號聲煌煌
“受教采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