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附山鬼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附山鬼妖”全詩
涂山有禪伯,飲我松間瓢。
遂登福勛廟,還憩汪罔橋。
涂翁不可詰,夜附山鬼妖。
載吊漆姓人,負惡忍兜苗。
既懷彎弓逆,可徒坐不朝。
逆名不可訓,姑以后至梟。
澗硔洗遺骨,白日連山椒。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涂山篇》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涂山篇》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旅途經歷和對涂山的感悟,表達了對人生境遇和命運的思考。
詩詞中的“朝發一錢渡,暮宿三江潮”揭示了作者旅途的艱辛和漫長。他一早出發,乘船渡江,一直到傍晚才能到達目的地,夜宿三江潮。這句描述傳遞了一種旅途中的辛苦和勞累,以及對時間的感知和珍惜。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涂山有禪伯,飲我松間瓢”。這里的“禪伯”指的是涂山上的一位禪宗高僧,作者在涂山上與他相遇并一起飲酒。這句表達了作者對禪宗的向往和對禪宗智慧的渴求,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在山林間與自然相融的情景。
詩中還提到了作者登上福勛廟,休息在汪罔橋。這里的福勛廟是一個廟宇,而汪罔橋是一個地名。作者在福勛廟登高俯瞰,然后在汪罔橋留下休憩。這里的場景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段片刻安寧,欣賞著美景和自然。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涂翁”、“山鬼妖”以及“漆姓人”。這些詞語帶有一些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詩中的涂翁可能是指山中的老人,而山鬼妖則象征著山林的幽靜和神秘。漆姓人可能是指作者所遇到的某個人,而他的行為和性格則與善惡和忍耐有關。
整首詩從旅途的勞累到山林的寧靜,再到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沉思考。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作者表達了人生的艱辛與快樂、自然的美好與神秘。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給讀者帶來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共鳴。
“夜附山鬼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shān piān
涂山篇
cháo fā yī qián dù, mù sù sān jiāng cháo.
朝發一錢渡,暮宿三江潮。
tú shān yǒu chán bó, yǐn wǒ sōng jiān piáo.
涂山有禪伯,飲我松間瓢。
suì dēng fú xūn miào, hái qì wāng wǎng qiáo.
遂登福勛廟,還憩汪罔橋。
tú wēng bù kě jí, yè fù shān guǐ yāo.
涂翁不可詰,夜附山鬼妖。
zài diào qī xìng rén, fù è rěn dōu miáo.
載吊漆姓人,負惡忍兜苗。
jì huái wān gōng nì, kě tú zuò bù cháo.
既懷彎弓逆,可徒坐不朝。
nì míng bù kě xùn, gū yǐ hòu zhì xiāo.
逆名不可訓,姑以后至梟。
jiàn hóng xǐ yí gǔ, bái rì lián shān jiāo.
澗硔洗遺骨,白日連山椒。
“夜附山鬼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