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玄緒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聞玄緒靈”全詩
毛公贖金錢,放汝黿鼉宅。
何期報復義,背負將軍溺。
至今山中池,洞玄露純白。
我歸放搘床,搘床猶翕息。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放龜池》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放龜池》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放生龜池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關懷和對于善行的贊美。
詩中的“玄緒靈”指的是神秘的靈感或者靈性,作者聽聞了這種靈感,意味著他感受到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力量。他說自己無法逃避遭遇困厄的命運,這暗示著他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了一些困境或者挫折。
接著,詩中提到了毛公,這可能是指一個善良的人物。毛公用金錢贖回了一只龜,放生在池中,給予了龜一種自由。這種行為表現出作者對于善行和慈悲的贊美,他認為這種行為是一種報復和回報,是對善良行為的回應。
然而,詩中也暗示了一種諷刺的意味。在將軍溺水的時候,龜并沒有背負將軍,這可能是在暗示人們的行為并非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有時候善行也可能被忽視或者被誤解。
最后,詩中描述了山中的池塘,水清澈如玉,充滿了神秘的氣息。這里的“洞玄露純白”傳遞出一種純潔和神秘的意象,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
整首詩以一個簡單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善行和生命的思考。通過放生龜池的情節,詩人表達了對于善行和慈悲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人們的行為并非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詩中的山中池塘則給人以寧靜和神秘的感覺,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美好。
“我聞玄緒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g guī chí
放龜池
wǒ wén xuán xù líng, wú táo yù qiě è.
我聞玄緒靈,無逃豫且厄。
máo gōng shú jīn qián, fàng rǔ yuán tuó zhái.
毛公贖金錢,放汝黿鼉宅。
hé qī bào fù yì, bēi fù jiāng jūn nì.
何期報復義,背負將軍溺。
zhì jīn shān zhōng chí, dòng xuán lù chún bái.
至今山中池,洞玄露純白。
wǒ guī fàng zhī chuáng, zhī chuáng yóu xī xī.
我歸放搘床,搘床猶翕息。
“我聞玄緒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