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化作十萬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居然化作十萬丈”全詩
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無耐夜渴甚,騎鯨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萬丈,玉虹倒掛清泠淵。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廬山瀑布謠》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廬山瀑布謠》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廬山的瀑布景觀為主題,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仙境般美景的向往。
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和夸張手法,將廬山的瀑布景色描繪得震撼人心。銀河宛如瓠子破裂,水流如同五老峰前奔騰。這樣的描寫使得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瀑布水勢的磅礴和雄偉。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天仙織素練的幻想,表達了作者對瀑布的美景產生的遐想和憧憬。作者想象著天仙在織布,織成的素練在脫離軸線后懸掛在青天之上。這種幻想使得詩詞中的景色更加神奇和仙境般的美麗。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作者在瀑布前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作者渴望把這美景剪下來,像剪取一幅玻璃煙一樣,永遠保存。與此同時,作者又將自己比作捉月的仙子,與云石子相逢。這里融入了一種幻想和超越塵世的情感,使得詩詞具有一種超脫凡俗的意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渴望停下腳步,盡情欣賞這美景,卻發現自己口渴難耐。于是,作者騎上鯨魚,吸干了大海和桑田的水,竟然化作十萬丈高的身軀。這種夸張的描寫使得詩詞更具視覺沖擊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極度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夸張的手法和幻想的情節,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沖擊,使讀者沉浸在詩詞所創造的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和詩人的情感。
“居然化作十萬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 shān pù bù yáo
廬山瀑布謠
yín hé hū rú hù zǐ jué, xiè zhū wǔ lǎo zhī fēng qián.
銀河忽如瓠子決,瀉諸五老之峰前。
wǒ yí tiān xiān zhī sù liàn, sù liàn tuō zhóu chuí qīng tiān.
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biàn yù shǒu bà bīng zhōu jiǎn, jiǎn qǔ yī fú bō lí yān.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
xiāng féng yún shí zǐ, yǒu shì zhuō yuè xiān.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jiǔ hóu wú nài yè kě shén, qí jīng xī hǎi kū sāng tián.
酒喉無耐夜渴甚,騎鯨吸海枯桑田。
jū rán huà zuò shí wàn zhàng, yù hóng dào guà qīng líng yuān.
居然化作十萬丈,玉虹倒掛清泠淵。
“居然化作十萬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