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坤母亦在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坤母亦在旁”全詩
璇樞缺壞奔星斗,輪雞環兔愁飛走。
圣媧巧手煉奇石,飛廉鼓鞲虞淵赤。
紅絲穿餅補天空,太虛一碧玻璃色。
輻旋轂轉四極正,高蓋九重縣水鏡。
三光不凋河不泄,天上神仙宅金闕。
當時坤母亦在旁,下拾殘灰補地裂。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皇媧補天謠》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皇媧補天謠》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傳說中的女媧補天的故事,以及她巧妙地修復了天空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盤皇開天露天丑,
夜半天星墮天狗。
璇樞缺壞奔星斗,
輪雞環兔愁飛走。
圣媧巧手煉奇石,
飛廉鼓鞲虞淵赤。
紅絲穿餅補天空,
太虛一碧玻璃色。
輻旋轂轉四極正,
高蓋九重縣水鏡。
三光不凋河不泄,
天上神仙宅金闕。
當時坤母亦在旁,
下拾殘灰補地裂。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女媧補天的傳說,表達了對女媧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贊美。詩詞以形象生動的語言將一系列景象描述得淋漓盡致,展現了女媧巧手煉石、補天的神奇過程。
詩詞中提到的"盤皇開天"指的是女媧辟地剛剛開天的壯麗景象,"露天丑"則是指剛剛開天時的天空未完全恢復美麗。"夜半天星墮天狗"形象地描繪了夜晚星辰隕落的情景,以及天狗的奔馳。
"璇樞缺壞奔星斗"揭示了星宿中有一顆星星因為璇璣之氣的缺失而失去光輝,不再屬于星斗之中,"輪雞環兔愁飛走"則傳達了星宿的無法運行和失序之象。
接著詩詞中描述了女媧巧手煉制奇石的情景,"圣媧巧手煉奇石,飛廉鼓鞲虞淵赤"表達了女媧煉石的神奇過程和技藝。"紅絲穿餅補天空,太虛一碧玻璃色"描繪了女媧用紅絲穿過損壞的天空,使天空恢復了碧藍色的光彩。
"輻旋轂轉四極正,高蓋九重縣水鏡"將女媧補天的景象與旋轉的車輪、高聳的宮闕相結合,形象地描繪了天空恢復平穩和宏偉壯麗的情景。"三光不凋河不泄,天上神仙宅金闕"則描述了天空中的三光(太陽、月亮、星辰)永不衰敗,河流永不泄漏,以及神仙們居住的金闕宮殿。
最后兩句"當時坤母亦在旁,下拾殘灰補地裂"表達了女媧補天時坤母的輔助和協助,以及補天的功績。
整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展示了女媧補天的故事,贊美了女媧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詩詞中運用了獨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女媧補天的神奇過程和壯麗景象,同時也折射出作者對女性智慧和創造力的崇敬之情。整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表達,將古老的傳說與詩人的感悟相結合,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對女性形象的崇高評價和贊美。
“當時坤母亦在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wā bǔ tiān yáo
皇媧補天謠
pán huáng kāi tiān lù tiān chǒu, yè bàn tiān xīng duò tiān gǒu.
盤皇開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墮天狗。
xuán shū quē huài bēn xīng dǒu, lún jī huán tù chóu fēi zǒu.
璇樞缺壞奔星斗,輪雞環兔愁飛走。
shèng wā qiǎo shǒu liàn qí shí, fēi lián gǔ gōu yú yuān chì.
圣媧巧手煉奇石,飛廉鼓鞲虞淵赤。
hóng sī chuān bǐng bǔ tiān kōng, tài xū yī bì bō lí sè.
紅絲穿餅補天空,太虛一碧玻璃色。
fú xuán gǔ zhuǎn sì jí zhèng, gāo gài jiǔ zhòng xiàn shuǐ jìng.
輻旋轂轉四極正,高蓋九重縣水鏡。
sān guāng bù diāo hé bù xiè, tiān shàng shén xiān zhái jīn quē.
三光不凋河不泄,天上神仙宅金闕。
dāng shí kūn mǔ yì zài páng, xià shí cán huī bǔ dì liè.
當時坤母亦在旁,下拾殘灰補地裂。
“當時坤母亦在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