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爾來江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爾來江鄉”全詩
江南春水暖,歸路同天遠。
春復秋,秋復春,南來北往多苦辛。
漚為友,鷺為鄰。
他山鷓鴣好結婚,只往江南生子孫。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歸雁吟》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雁吟》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的美景和歸雁的壯麗場景,抒發了游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歸雁吟》中文譯文:
江南的荷葉變黃了,我看見你來到江鄉。
江南的春水溫暖,回程的路途遙遠。
春天又來了,秋天又去了,南邊來的,北邊往的,旅途多辛苦。
蛤蟆做朋友,鷺鳥做鄰居。
別的山上的鷓鴣喜歡結婚,只有我去江南生兒孫。
詩意和賞析:
《歸雁吟》通過描繪江南的景色和歸雁的歸來,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人以江南的荷葉變黃、春水溫暖為背景,以歸雁的歸程為象征,將游子離鄉背井的辛酸與對家鄉的眷戀融合在一起。
詩中的歸雁象征著游子,它們飛越千里迢迢回歸故鄉,與詩人的心情相呼應。詩人通過春復秋,秋復春的描述,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南來北往的辛苦也暗示了游子漂泊的艱辛。
詩中蛤蟆做朋友,鷺鳥做鄰居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在他鄉的孤獨和寂寞,同時也強調了家鄉的親近和溫馨。最后一句"別的山上的鷓鴣喜歡結婚,只有我去江南生兒孫"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的眷戀和對家庭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游子的離鄉思鄉之情,以自然景色和動物的形象為媒介,寄托了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和對平凡生活的向往。楊維楨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使《歸雁吟》成為一首充滿詩意和情感的佳作。
“見爾來江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yàn yín
歸雁吟
jiāng nán hé yè huáng, jiàn ěr lái jiāng xiāng.
江南荷葉黃,見爾來江鄉。
jiāng nán chūn shuǐ nuǎn, guī lù tóng tiān yuǎn.
江南春水暖,歸路同天遠。
chūn fù qiū, qiū fù chūn, nán lái běi wǎng duō kǔ xīn.
春復秋,秋復春,南來北往多苦辛。
ōu wèi yǒu, lù wèi lín.
漚為友,鷺為鄰。
tā shān zhè gū hǎo jié hūn, zhǐ wǎng jiāng nán shēng zǐ sūn.
他山鷓鴣好結婚,只往江南生子孫。
“見爾來江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