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儲君奮潛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武儲君奮潛邸”全詩
大權世襲脫靴翁,從此門生視天子。
李五父,黃門郎,中書狡計死張后,西內禁兵移上皇。
李五父,唐之悖。
天闕不正市曹誅,半夜盜兒偷首骨。
嗚呼,門生不忍丑,尸磔賜葬隆恩酬定策。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五父》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父》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歷史上的一段故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父》中文譯文:
靈武儲君奮潛邸,
飛龍小兒乘勢起。
大權世襲脫靴翁,
從此門生視天子。
李五父,黃門郎,
中書狡計死張后,
西內禁兵移上皇。
李五父,唐之悖。
天闕不正市曹誅,
半夜盜兒偷首骨。
嗚呼,門生不忍丑,
尸磔賜葬隆恩酬定策。
詩意和賞析:
《五父》以李五父為主題,描繪了他在歷史上的一段傳奇經歷。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李五父的敬仰和欽佩之情,同時也蘊含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代風云變幻的抒發。
首句“靈武儲君奮潛邸,飛龍小兒乘勢起。”揭示了李五父在靈武儲君的府第中嶄露頭角的情景,以及他憑借才干和機遇的雙重力量崛起的過程。這句詩給人以壯志豪情和騰飛之感。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李五父從黃門郎一路升遷至中書省,并參與了狡猾的計謀,導致張后的死亡以及禁軍的動蕩。這些描寫表現了李五父的聰明才智和政治手腕,也展現了他在權力斗爭中的世故和決斷力。
詩詞的后半部分,以“李五父,唐之悖。”開頭,表達了李五父對唐朝的背離和違背,進一步凸顯了他的個人特質和歷史地位。接著,詩中描述了天闕不正,市曹處決,以及深夜盜取李五父首級的情節,這些細節展示了李五父的悲慘結局和他在歷史中的不幸命運。
最后兩句“嗚呼,門生不忍丑,尸磔賜葬隆恩酬定策。”表現了李五父在門生們心中的地位和對他的懷念之情。盡管李五父有著曲折的命運和一些不光彩的行為,但門生們仍然不忍看到他的丑態,為他賜予了體面的葬禮,以感激他曾經的恩惠和指導。
整首詩通過對李五父的生平描繪,展現了他的傳奇經歷和不凡才干,同時也反映了歷史的榮辱興衰。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將一個歷史人物的故事傳達給讀者,引發人們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
“靈武儲君奮潛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fù
五父
líng wǔ chǔ jūn fèn qián dǐ, fēi lóng xiǎo ér chéng shì qǐ.
靈武儲君奮潛邸,飛龍小兒乘勢起。
dà quán shì xí tuō xuē wēng, cóng cǐ mén shēng shì tiān zǐ.
大權世襲脫靴翁,從此門生視天子。
lǐ wǔ fù, huáng mén láng, zhōng shū jiǎo jì sǐ zhāng hòu, xī nèi jìn bīng yí shàng huáng.
李五父,黃門郎,中書狡計死張后,西內禁兵移上皇。
lǐ wǔ fù, táng zhī bèi.
李五父,唐之悖。
tiān què bù zhèng shì cáo zhū, bàn yè dào ér tōu shǒu gǔ.
天闕不正市曹誅,半夜盜兒偷首骨。
wū hū, mén shēng bù rěn chǒu, shī zhé cì zàng lóng ēn chóu dìng cè.
嗚呼,門生不忍丑,尸磔賜葬隆恩酬定策。
“靈武儲君奮潛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