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雷澤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雷澤底”全詩
明朝雷澤底,新有落星磯。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小臨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臨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以小臨海為背景,描繪了一系列令人驚奇的景象。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海上的旅人報道奇異的事情,
在晴朗的天空中,火甕飛翔。
明朝的雷聲響徹湖底,
新的景象出現在落星磯。
詩意:
這首詩以小臨海為背景,描述了一系列令人驚奇的景象。"海客"指的是在海上旅行的人,他們目睹了一些非凡的景觀。首先,詩中提到了"青天火甕飛",指的是在晴朗的天空中出現了奇特的現象,可能是指火炮或煙花等物體在天空中飛翔,給人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和驚奇。接著,詩又提到了"明朝雷澤底",指的是雷聲響徹湖底,這一景象給人帶來了聽覺上的震撼和驚奇。最后,詩中出現了"新有落星磯",指的是新的景象出現在落星磯,這里可能指的是某個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指的是一種神秘的景觀或奇異的事件。
賞析:
這首詩以浩渺的自然景象為背景,以描寫令人驚奇的景觀為主題,通過短短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詩中的景象神秘而奇特,給人以強烈的感觀沖擊。作者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將這些景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中的景象多以自然現象為主,但同時也蘊含著一種超越自然的神秘力量。整首詩意境開闊,氣勢磅礴,給人以無限遐想和思考的空間。
這首詩通過描述奇異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之情。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偉大和人類與自然之間微小而又微妙的聯系。同時,這首詩也啟發了人們對于未知和神秘的思考,讓人們思考生活中的不可思議和令人驚奇的事物,從而對世界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明朝雷澤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lín hǎi qǔ shí shǒu yī míng dòng tíng qū
小臨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
hǎi kè bào qí shì, qīng tiān huǒ wèng fēi.
海客報奇事,青天火甕飛。
míng cháo léi zé dǐ, xīn yǒu luò xīng jī.
明朝雷澤底,新有落星磯。
“明朝雷澤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