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草在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蕺草在舌”出自元代楊維楨的《虞丘孝子詞》,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jí cǎo zài shé,詩句平仄:平仄仄平。
“蕺草在舌”全詩
《虞丘孝子詞》
虞丘孝子,父仇未雪。
長劍柱頤,蕺草在舌。
夜誦《獨漉篇》,涕泗盡成血。
嗚呼!頭上天,戴昏曉,千金去買零陵之匕刃,虞丘孝子
心始了。
長劍柱頤,蕺草在舌。
夜誦《獨漉篇》,涕泗盡成血。
嗚呼!頭上天,戴昏曉,千金去買零陵之匕刃,虞丘孝子
心始了。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注釋】:
(顧亮,會稽上虞人也。父珪,倡義兵拒海寇,與虜邵仇
。至正戊戌冬,邁里古思引兵東渡,珪為虜所害。亮時年
十五,每有推刃報仇之志,而未獲遂也。閱去十余年,過
余道其事,揮涕哽咽,發盡豎。予悲其志,為作《虞丘孝
子詞》以繼古樂府云。)
(顧亮,會稽上虞人也。父珪,倡義兵拒海寇,與虜邵仇
。至正戊戌冬,邁里古思引兵東渡,珪為虜所害。亮時年
十五,每有推刃報仇之志,而未獲遂也。閱去十余年,過
余道其事,揮涕哽咽,發盡豎。予悲其志,為作《虞丘孝
子詞》以繼古樂府云。)
“蕺草在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qiū xiào zǐ cí
虞丘孝子詞
yú qiū xiào zǐ, fù chóu wèi xuě.
虞丘孝子,父仇未雪。
cháng jiàn zhù yí, jí cǎo zài shé.
長劍柱頤,蕺草在舌。
yè sòng dú lù piān, tì sì jǐn chéng xuè.
夜誦《獨漉篇》,涕泗盡成血。
wū hū! tóu shàng tiān, dài hūn xiǎo, qiān jīn qù mǎi líng líng zhī bǐ rèn, yú qiū xiào zǐ
嗚呼!頭上天,戴昏曉,千金去買零陵之匕刃,虞丘孝子
xīn shǐ le.
心始了。
“蕺草在舌”平仄韻腳
拼音:jí cǎo zài shé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蕺草在舌”的相關詩句
“蕺草在舌”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蕺草在舌”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蕺草在舌”出自楊維楨的 《虞丘孝子詞》,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