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氣色倍精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軍氣色倍精明”全詩
可是叔孫祈欲死,喜聞先軫面如生。
東園草暗銅駝陌,北固潮平鐵甕城。
珍重子儀誰可繼,三軍氣色倍精明。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聞定相死寇(丙申六月,京口)》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定相死寇(丙申六月,京口)》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歷經亂世的京口,以及叔孫祈面對死亡的態度。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朝勛舊半雕零,
京口雄藩孰老成。
可是叔孫祈欲死,
喜聞先軫面如生。
東園草暗銅駝陌,
北固潮平鐵甕城。
珍重子儀誰可繼,
三軍氣色倍精明。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京口經歷了三朝亂世的領袖們逐漸消逝的景象。京口作為一個曾經雄踞的重要地方,如今卻充滿了衰老和衰敗的氣息。然而,詩人卻聽說叔孫祈愿意為正義而去死,卻喜聞他的容貌依然如生,這給他帶來了喜悅。
詩中通過描繪東園的草木蔥蘢,銅駝陌的暗淡,北固城潮水平靜,鐵甕城堅固等景象,展現了京口的景象和歷史。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能夠繼承叔孫祈的精神和責任的珍視,并稱贊三軍的士氣更加振奮和明亮。
賞析:
《聞定相死寇(丙申六月,京口)》通過對京口的描寫,表達了亂世中英勇獻身的精神和對正義的追求。詩中以叔孫祈為代表,贊美了他對正義事業的忠誠和勇氣。叔孫祈的面容仍然如生,給了詩人喜悅和鼓舞,展現了他對于英雄氣概的敬佩和推崇。
詩人通過描繪東園的草木和銅駝陌的暗淡,北固城的潮水平靜和鐵甕城的堅固,將京口的景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些景象既反映了京口的衰敗和蒼涼,也暗示了亂世中的艱難和挑戰。然而,詩人在最后一句表達了對能夠繼承叔孫祈精神和責任的珍視,以及對三軍士氣的贊揚,展現了對正義和英勇的推崇和期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英勇獻身和正義事業的贊美,以及對亂世中的希望和渴望。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叔孫祈的歌頌,詩人展現了自己對于英雄精神和勇氣的欽佩之情,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亂世中的苦難和掙扎。
“三軍氣色倍精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dìng xiāng sǐ kòu bǐng shēn liù yuè, jīng kǒu
聞定相死寇(丙申六月,京口)
sān cháo xūn jiù bàn diāo líng, jīng kǒu xióng fān shú lǎo chéng.
三朝勛舊半雕零,京口雄藩孰老成。
kě shì shū sūn qí yù sǐ, xǐ wén xiān zhěn miàn rú shēng.
可是叔孫祈欲死,喜聞先軫面如生。
dōng yuán cǎo àn tóng tuó mò, běi gù cháo píng tiě wèng chéng.
東園草暗銅駝陌,北固潮平鐵甕城。
zhēn zhòng zǐ yí shuí kě jì, sān jūn qì sè bèi jīng míng.
珍重子儀誰可繼,三軍氣色倍精明。
“三軍氣色倍精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