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報大茆張外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報大茆張外史”全詩
駟馬一時皆上客,青娥三日有遺音。
西山涌海當秋后,南斗流江入夜深。
更報大茆張外史,興來須抱小雷琴。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奉謝僦屋》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謝僦屋》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山水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山人的感激之情,同時展現了自然景色和音樂的美妙。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山長者有高義,
乞與山人僦屋金。
駟馬一時皆上客,
青娥三日有遺音。
西山涌海當秋后,
南斗流江入夜深。
更報大茆張外史,
興來須抱小雷琴。
詩詞中的“玉山長者”指的是寬宏大量、胸懷高遠的長者。詩人感激山人的高尚品德,乞求將寶貴的金子租借給自己,以表達自己對山人的敬仰之情。
詩詞中提到的“駟馬一時皆上客”表示來訪者眾多,紛紛登上了山人的住處,這也反映了山人的聲望和受人景仰的地位。
“青娥三日有遺音”描繪了在山人住所中傳來的美妙音樂,這種樂音絲毫不遜色于青娥美人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
詩詞中的“西山涌海當秋后,南斗流江入夜深”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秋天過后,西山的美景涌入大海,南斗星河流淌到夜晚深處,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無窮魅力。
最后兩句“更報大茆張外史,興來須抱小雷琴”表達了詩人對大茆張外史的感激之情,當詩人激發靈感時,他會抱著小雷琴,在山水間彈奏,寄托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
整首詩描繪了山人高尚的品德和受人景仰的地位,以及自然景色和音樂的美妙。詩人通過描繪這些美好的事物,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展現了自然和人文之間的和諧與美麗。
“更報大茆張外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xiè jiù wū
奉謝僦屋
yù shān cháng zhě yǒu gāo yì, qǐ yǔ shān rén jiù wū jīn.
玉山長者有高義,乞與山人僦屋金。
sì mǎ yī shí jiē shàng kè, qīng é sān rì yǒu yí yīn.
駟馬一時皆上客,青娥三日有遺音。
xī shān yǒng hǎi dāng qiū hòu, nán dòu liú jiāng rù yè shēn.
西山涌海當秋后,南斗流江入夜深。
gèng bào dà máo zhāng wài shǐ, xìng lái xū bào xiǎo léi qín.
更報大茆張外史,興來須抱小雷琴。
“更報大茆張外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