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不障蚩尤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云不障蚩尤旗”全詩
海棠花妖睡初著,喚醒一聲紅芍藥。
金鑾供奉調《清平》,梨園舊曲換新聲。
阿環自吹范陽笛,八姨獨操傷春情。
君不見夜游重到明月府,青鸞能歌兔能舞。
五云不障蚩尤旗,回首煙中萬鼙鼓。
那知著底梧桐雨,雨聲已入淋鈴譜。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明皇按樂圖(二首)》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皇按樂圖(二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沉香亭前的花朵被催生的雨水打濕,海棠花妖嬈地蘇醒,紅芍藥也被呼喚醒來。在宮廷中,金鑾供奉演奏著《清平調》,梨園的舊曲被新聲所取代。阿環吹奏著范陽笛,而八姨獨自執掌著傷春情的歌唱。詩中還提及了夜晚游覽明月府的景象,青鸞歌唱,兔子跳舞。五云無法遮擋蚩尤旗,回首望去,煙霧中有萬鼙鼓的聲音。然而,誰會知道那場驟雨已經滲透到梧桐樹葉的間隙,雨聲已經融入了淋鈴的音譜之中。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宮廷中的一幕幕景象。詩人通過花朵、樂曲和樂器等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宮廷生活的繁華和華麗。詩中的花雨、海棠花、紅芍藥等形象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同時也傳遞出花朵蘇醒的喜悅之情。宮廷中的音樂演奏、吹奏樂器以及傷春情的歌唱,展示了宮廷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情感表達的方式。詩中還描繪了夜晚游覽明月府的場景,其中青鸞和兔子的形象給人以神秘而奇幻的感覺。最后,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雨聲淋鈴的意象,將自然界與音樂相結合,給人以意境交融、音樂與自然相互滲透的感覺。
《明皇按樂圖(二首)》通過描繪宮廷景象和音樂的表現形式,展現了元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獨特魅力。同時,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音樂、自然和情感的交融,給人以愉悅和奇幻的感覺。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楊維楨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宮廷生活的獨特感悟。
“五云不障蚩尤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huáng àn lè tú èr shǒu
明皇按樂圖(二首)
chén xiāng tíng qián huā è xià, tiān jiē yī zhèn cuī huā yǔ.
沉香亭前花萼下,天街一陣催花雨。
hǎi táng huā yāo shuì chū zhe, huàn xǐng yī shēng hóng sháo yào.
海棠花妖睡初著,喚醒一聲紅芍藥。
jīn luán gòng fèng diào qīng píng, lí yuán jiù qū huàn xīn shēng.
金鑾供奉調《清平》,梨園舊曲換新聲。
ā huán zì chuī fàn yáng dí, bā yí dú cāo shāng chūn qíng.
阿環自吹范陽笛,八姨獨操傷春情。
jūn bú jiàn yè yóu zhòng dào míng yuè fǔ, qīng luán néng gē tù néng wǔ.
君不見夜游重到明月府,青鸞能歌兔能舞。
wǔ yún bù zhàng chī yóu qí, huí shǒu yān zhōng wàn pí gǔ.
五云不障蚩尤旗,回首煙中萬鼙鼓。
nǎ zhī zhe dǐ wú tóng yǔ, yǔ shēng yǐ rù lín líng pǔ.
那知著底梧桐雨,雨聲已入淋鈴譜。
“五云不障蚩尤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