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琴初奏雙鴛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蜀琴初奏雙鴛鴦”全詩
夜闌酒散不上馬,紫荊月墮西家墻。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春俠雜詞(一十二首)》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俠雜詞(一十二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春季的美妙與喜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蜀琴初奏雙鴛鴦,
冘竹和鳴雙鳳凰。
夜闌酒散不上馬,
紫荊月墮西家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和歡樂氛圍。詩中提到了蜀琴、鴛鴦、冘竹、鳳凰、夜闌、酒、馬、紫荊和月等元素,給人一種濃郁的春季感受。
首先,蜀琴初奏雙鴛鴦,表達了春天的音樂之美。蜀琴是一種古琴,其音色悠揚,與雙鴛鴦相呼應,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這里的蜀琴和鴛鴦象征著春天的喜悅和生機。
其次,冘竹和鳴雙鳳凰,描繪了春天的竹林和鳥兒。冘竹是一種具有清新氣息的竹子,而鳳凰則象征著祥瑞和美好。冘竹和鳳凰的鳴叫聲相互呼應,使整個春景更加生動起來。
接著,夜闌酒散不上馬,紫荊月墮西家墻。這兩句詩描繪了夜晚的景象。夜闌指的是深夜,酒散指宴會散場。詩人意味著自己沉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不愿離去。紫荊是一種常見的花卉,月光灑在西家墻上,增添了一份寧靜和神秘感。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對春天美景的描繪,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歡欣之情。詩中采用了對偶的手法,使得詩詞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更加突出。通過這些描寫,詩人生動地再現了春天的美景和喜悅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活力。
“蜀琴初奏雙鴛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iá zá cí yī shí èr shǒu
春俠雜詞(一十二首)
shǔ qín chū zòu shuāng yuān yāng, yín zhú hé míng shuāng fèng huáng.
蜀琴初奏雙鴛鴦,冘竹和鳴雙鳳凰。
yè lán jiǔ sàn bù shàng mǎ, zǐ jīng yuè duò xī jiā qiáng.
夜闌酒散不上馬,紫荊月墮西家墻。
“蜀琴初奏雙鴛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