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榦何交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擢榦何交加”全詩
春秋互遞代,衰榮競相夸。
摵摵去故物,英英發新花。
花謝葉復作,空令人嘆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感懷二十四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懷二十四首》是明代劉基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園多桃李及擢榦相互交加的景象,表達了春秋更替、興衰榮辱相互競相夸耀的主題。詩人通過對過去的事物的回憶和對新生事物的贊美,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繁華轉瞬即逝的悲嘆。
這首詩詞中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東園多桃李,擢榦何交加。
在東園里,桃樹和李樹繁多,參差交錯地生長。
詩人通過描繪東園中眾多桃李樹的景象,展示了繁榮豐盈的自然景觀。桃李樹的繁盛象征著生命的蓬勃發展,而這些樹木的錯落有致又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
春秋互遞代,衰榮競相夸。
春天和秋天時節相互交替,衰落和興盛相互競相夸耀。
詩人以春秋的更迭來象征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春天帶來了新生和希望,而秋天則寓意著衰老和凋零。衰榮之間的競爭,顯示出興盛和衰敗的同時存在,人們都渴望顯露自己的榮耀。
摵摵去故物,英英發新花。
舊事漸漸遠去,新事又不斷涌現。
詩人通過"摵摵去故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的事物漸漸淡忘的感嘆,同時對新事物的興奮和期待。新花的綻放象征著新的希望和可能性的出現,使得人們感受到生活的不斷更新和變化。
花謝葉復作,空令人嘆嗟。
花兒凋謝,葉子又重新生長,這令人感嘆不已。
詩人在這句詩中描繪了花朵的凋零和葉子的重新生長,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事物更替的無常。這種變化無常的情形令人感到空虛和悲嘆,讓人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事物的無常。
總的來說,《感懷二十四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表達了對生命變遷和繁華褪去的感慨。詩人通過對春秋更替、衰榮競相夸耀的描寫,呈現了人生變幻和時光流逝的主題,以及對繁華轉瞬即逝的憂傷和無奈。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流轉的共鳴和思考。
“擢榦何交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èr shí sì shǒu
感懷二十四首
dōng yuán duō táo lǐ, zhuó gàn hé jiāo jiā.
東園多桃李,擢榦何交加。
chūn qiū hù dì dài, shuāi róng jìng xiāng kuā.
春秋互遞代,衰榮競相夸。
shè shè qù gù wù, yīng yīng fā xīn huā.
摵摵去故物,英英發新花。
huā xiè yè fù zuò, kōng lìng rén tàn jiē.
花謝葉復作,空令人嘆嗟。
“擢榦何交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