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葉空相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枝葉空相捐”全詩
上枝蔽光景,下根蟠九泉。
朝涼聒眾鳥,夕陰萃鳴蟬。
豈不盛容色,及此陽春年。
西風吹白露,點綴庭階前。
繁華坐銷歇,枝葉空相捐。
世情多反覆,天道有推遷。
金屋擅嬌寵,長門閉神仙。
獻賦亦已晚,徒悲淚如泉。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感懷二十四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芳樹生丹崖,綠葉如云煙。
上枝蔽光景,下根蟠九泉。
朝涼聒眾鳥,夕陰萃鳴蟬。
豈不盛容色,及此陽春年。
西風吹白露,點綴庭階前。
繁華坐銷歇,枝葉空相捐。
世情多反覆,天道有推遷。
金屋擅嬌寵,長門閉神仙。
獻賦亦已晚,徒悲淚如泉。
【中文譯文】
芳樹生在紅色崖巖上,綠葉如同云煙。
上部枝干遮蔽了光景,下部根系盤踞在九泉之下。
早晨的涼風中鳥兒吱吱喳喳,黃昏的陰影中蟬鳴不休。
難道不是盛開的姿態,正值這陽春年華嗎?
西風吹拂著白色的露珠,點綴在庭院前的臺階上。
繁華景象已經漸漸消逝,樹枝和葉子空空相對。
世間事物多是反復無常,天道也有著變遷的規律。
金屋里嬌寵獨霸,長門閉著神仙。
獻上的才華已經太遲,只能悲傷地流下如泉的眼淚。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感懷二十四首》是明代劉基所作,通過對芳樹的描繪,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世事變遷的感慨之情。
詩中以芳樹為象征,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變幻無常。芳樹雖然在紅色崖巖上生長,綠葉如云煙般繁茂,但上部枝干遮蔽了光景,下部根系盤踞九泉之下,仿佛在暗示人生的起伏和不可預測性。朝涼時鳥兒的鳴叫,夕陰時蟬鳴不休,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
詩人抒發了對繁華消逝的感慨,金屋擅得嬌寵,長門緊閉神仙,寓意著權勢和榮華的轉瞬即逝。人們常常追求權力和榮耀,但這些都是短暫的,最終被時間所拋棄。詩人感慨世情多反覆,天道有推遷,暗示人生的變化和命運的轉折。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才華晚開的遺憾和悲傷,他已經無法再獻上自己的才華,只能悲泣如泉。整首詩通過芳樹的形象描繪,寄托了詩人對光陰易逝、世事無常的深切思考和感懷。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哲理思考,給人以啟迪和共鳴。
“枝葉空相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èr shí sì shǒu
感懷二十四首
fāng shù shēng dān yá, lǜ yè rú yún yān.
芳樹生丹崖,綠葉如云煙。
shàng zhī bì guāng jǐng, xià gēn pán jiǔ quán.
上枝蔽光景,下根蟠九泉。
cháo liáng guā zhòng niǎo, xī yīn cuì míng chán.
朝涼聒眾鳥,夕陰萃鳴蟬。
qǐ bù shèng róng sè, jí cǐ yáng chūn nián.
豈不盛容色,及此陽春年。
xī fēng chuī bái lù, diǎn zhuì tíng jiē qián.
西風吹白露,點綴庭階前。
fán huá zuò xiāo xiē, zhī yè kōng xiāng juān.
繁華坐銷歇,枝葉空相捐。
shì qíng duō fǎn fù, tiān dào yǒu tuī qiān.
世情多反覆,天道有推遷。
jīn wū shàn jiāo chǒng, cháng mén bì shén xiān.
金屋擅嬌寵,長門閉神仙。
xiàn fù yì yǐ wǎn, tú bēi lèi rú quán.
獻賦亦已晚,徒悲淚如泉。
“枝葉空相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