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隔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明隔絕”全詩
愴悢中懷,念昔先皇。
惟昔先皇,創業孔艱。
寤寐興懷,能不永嘆。
精靈安所,體魄焉依?幽明隔絕,曷已其思。
堂堂梓宮,在彼高岡。
霜露是萃,能不慨傷。
禮起由情,將情繄物。
溥斯索矣,庶其罔闕。
郊社既虔,宗廟孔威。
上陵是申,式昭孝思。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上陵》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陵》是明代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零雨霏霏,亦降于桑。
細雨紛紛地落下來,也淋濕了桑樹。
愴悢中懷,念昔先皇。
在憂傷和悲痛之中,懷念著昔日的先皇。
惟昔先皇,創業孔艱。
只有昔日的先皇,經歷了艱難的創業。
寤寐興懷,能不永嘆。
無論是醒著還是睡著,心中都激發起感慨,難以停止。
精靈安所,體魄焉依?
先皇的靈魂在何處安息?身體又歸于何處?
幽明隔絕,曷已其思。
幽暗與明亮相隔離,他們如何相思?
堂堂梓宮,在彼高岡。
莊嚴的祖宮,位于那高聳的山崗上。
霜露是萃,能不慨傷。
霜和露水凝結成滴,難免引發慨嘆之情。
禮起由情,將情繄物。
禮儀源于情感,將情感寄托于物品之上。
溥斯索矣,庶其罔闕。
讓我們盡情追求吧,以免留下遺憾。
郊社既虔,宗廟孔威。
郊社祭祀虔誠,宗廟散發孔子的威嚴。
上陵是申,式昭孝思。
上陵是我申述的對象,以表達對孝思的追思。
《上陵》以細雨淋濕桑樹作為開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先皇的懷念之情。詩人思索著先皇的創業艱辛,無論是清醒還是夢中,他都被感慨所觸動,對先皇的靈魂去向和身體歸宿充滿疑問。幽暗與明亮的隔閡使得思念更加深刻,詩人感嘆自己無法與先皇相見。詩中提到莊嚴的祖宮,象征著尊崇的禮儀和追思的寄托,而霜露凝結成滴則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傷感。最后,詩人呼吁大家以虔誠的心態追求自己的理想,以免留下遺憾。郊社祭祀和宗廟的威嚴則凸顯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整首詩以表達對先皇孝思的追憶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歷史和傳統的關注和敬重。
“幽明隔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líng
上陵
líng yǔ fēi fēi, yì jiàng yú sāng.
零雨霏霏,亦降于桑。
chuàng liàng zhōng huái, niàn xī xiān huáng.
愴悢中懷,念昔先皇。
wéi xī xiān huáng, chuàng yè kǒng jiān.
惟昔先皇,創業孔艱。
wù mèi xìng huái, néng bù yǒng tàn.
寤寐興懷,能不永嘆。
jīng líng ān suǒ, tǐ pò yān yī? yōu míng gé jué, hé yǐ qí sī.
精靈安所,體魄焉依?幽明隔絕,曷已其思。
táng táng zǐ gōng, zài bǐ gāo gāng.
堂堂梓宮,在彼高岡。
shuāng lù shì cuì, néng bù kǎi shāng.
霜露是萃,能不慨傷。
lǐ qǐ yóu qíng, jiāng qíng yī wù.
禮起由情,將情繄物。
pǔ sī suǒ yǐ, shù qí wǎng quē.
溥斯索矣,庶其罔闕。
jiāo shè jì qián, zōng miào kǒng wēi.
郊社既虔,宗廟孔威。
shàng líng shì shēn, shì zhāo xiào sī.
上陵是申,式昭孝思。
“幽明隔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