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百花渾未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中百花渾未開”全詩
青山不見神禹穴,碧草已滿越王臺。
魚兒弄水浮還沒,燕子尋巢去卻回。
頭白揚雄懶獻賦,衡門從此掩蒿萊。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漫成》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漫成》是明代詩人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雨連綿的景象,以及在雨中青山、百花、碧草等自然景觀的變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雨日日送愁來,
雨中百花渾未開。
青山不見神禹穴,
碧草已滿越王臺。
譯文:
春雨連綿不斷地帶來憂愁,
雨中的百花還未完全綻放。
青山上看不到傳說中神禹的居所,
而越王的臺階上已經長滿了翠綠的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雨為線索,描繪了春雨中的景物變化,寄托了詩人的心情和哲思。春雨日日送愁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痛苦,似乎春雨的連綿不斷為他帶來了更多的煩惱。雨中百花渾未開,描述了雨水滋潤下的花朵還未全部綻放,給人一種期待和未完的感覺。
青山不見神禹穴,碧草已滿越王臺,通過對青山和越王臺的描寫,詩人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變化。青山上不再能看到神禹的居所,神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這里暗示著人們對古代英雄事跡的遺忘和歷史的淡漠。而越王臺上的碧草已經長滿,顯現出歲月的流逝和自然的繁茂,也反映出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傳承。
整首詩以雨水、花朵、青山和越王臺等形象,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人頭白揚雄懶獻賦,衡門從此掩蒿萊,描述了詩人年老后不再寫賦詩,衡門(指自己的住所)從此關閉,意味著詩人已經隱退,不再參與社會的文學創作。
《漫成》通過對春雨、自然景物和歷史文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和歷史的思考與回憶。整首詩意蘊含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劉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感悟。
“雨中百花渾未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chéng
漫成
chūn yǔ rì rì sòng chóu lái, yǔ zhōng bǎi huā hún wèi kāi.
春雨日日送愁來,雨中百花渾未開。
qīng shān bú jiàn shén yǔ xué, bì cǎo yǐ mǎn yuè wáng tái.
青山不見神禹穴,碧草已滿越王臺。
yú ér nòng shuǐ fú hái méi, yàn zi xún cháo qù què huí.
魚兒弄水浮還沒,燕子尋巢去卻回。
tóu bái yáng xióng lǎn xiàn fù, héng mén cóng cǐ yǎn hāo lái.
頭白揚雄懶獻賦,衡門從此掩蒿萊。
“雨中百花渾未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