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妙轉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人妙轉移”全詩
善惡隨氣異,禍福竟何常。
朱均繼堯舜,時事已搶攘。
至人妙轉移,霾曀回晶光。
祥麟踣大野,君子徒慨慷。
黃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
汗漫千百年,流潦浩滂滂。
否泰有傾覆,霖雨見朝陽。
惜無風與牧,乘時佐羲皇。
熙熙返大樸,濟濟垂衣裳。
鼎湖去不復,嘆息空哀傷。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詠史(二十一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二十一首)》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起伏來表達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神樞斡元化,循環運陰陽。
神奇的軸心轉動著萬物的變化,循環往復地運行著陰陽之氣。
善惡隨氣異,禍福竟何常。
善惡隨著氣候而不同,禍福的來臨又何嘗是常態。
朱均繼堯舜,時事已搶攘。
雖有像朱均這樣的明君繼承了堯舜的道統,但時事已經紛亂不堪。
至人妙轉移,霾曀回晶光。
真正的智者善于轉移自己的位置,將迷霧和陰霾化為明亮的晶瑩之光。
祥麟踣大野,君子徒慨慷。
祥瑞的麒麟倒斃在廣袤的原野上,君子卻只能悲嘆不已。
黃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
黃色的星辰照耀著中原大地,天道顯露出威武之勢。
汗漫千百年,流潦浩滂滂。
汗水已經流淌了千百年,洪水滔滔不絕。
否泰有傾覆,霖雨見朝陽。
榮耀和衰頹都有傾覆的時刻,陰雨之后將迎來朝陽。
惜無風與牧,乘時佐羲皇。
可惜沒有風吹動牧草,適時協助伏羲皇帝創造。
熙熙返大樸,濟濟垂衣裳。
萬物繁盛復歸于大樸,眾多人們穿著衣裳莊重而莊嚴。
鼎湖去不復,嘆息空哀傷。
鼎湖已經不再存在,唯有嘆息的空虛和悲傷。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和人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遷和命運無常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通過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的對比,表達了人類的無奈和對命運的思索。作者通過詩詞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對于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命運和歷史的思考和共鳴。整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于人事無常和歷史起伏的感慨,以及對于人們在變幻中尋求堅守和智慧的思考。
“至人妙轉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èr shí yī shǒu
詠史(二十一首)
shén shū wò yuán huà, xún huán yùn yīn yáng.
神樞斡元化,循環運陰陽。
shàn è suí qì yì, huò fú jìng hé cháng.
善惡隨氣異,禍福竟何常。
zhū jūn jì yáo shùn, shí shì yǐ qiǎng rǎng.
朱均繼堯舜,時事已搶攘。
zhì rén miào zhuǎn yí, mái yì huí jīng guāng.
至人妙轉移,霾曀回晶光。
xiáng lín bó dà yě, jūn zǐ tú kǎi kāng.
祥麟踣大野,君子徒慨慷。
huáng xīng zhào zhōng yuán, tiān dào suì pī chāng.
黃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
hàn màn qiān bǎi nián, liú lǎo hào pāng pāng.
汗漫千百年,流潦浩滂滂。
fǒu tài yǒu qīng fù, lín yǔ jiàn zhāo yáng.
否泰有傾覆,霖雨見朝陽。
xī wú fēng yǔ mù, chéng shí zuǒ xī huáng.
惜無風與牧,乘時佐羲皇。
xī xī fǎn dà pǔ, jì jì chuí yī shang.
熙熙返大樸,濟濟垂衣裳。
dǐng hú qù bù fù, tàn xī kōng āi shāng.
鼎湖去不復,嘆息空哀傷。
“至人妙轉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