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各生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大各生育”全詩
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
坤靈發淫怒,溟海簸驚風。
大魚食小魚,陂池為之空。
陂空水一竭,小大相險喁。
但見灌莽間,顱骨成崆巃。
殘膏飫螻蟻,孰辨鯨與鯼。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雜詩(三十三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三十三首)》是明代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生物界的魚類為主題,通過描繪小魚和大魚的不同形態和生存狀態,抒發了作者對天地間自然規律和生命互相依存的思考。
詩詞中描述了小魚頭小如針,大魚須如松,小大各自繁衍生育,但是誰更具有天地造化的功績呢?作者認為是大魚,因為大魚具有坤靈之性,而坤靈受到擾亂時會發出淫怒,引起溟海的簸動和驚起風浪。然而,大魚吞食小魚,導致陂池為空虛一片。當陂中的水一旦干涸,小魚和大魚都陷入危險,彼此相互嘶鳴。只能看到灌莽之間,顱骨成為崆峒山的景象。
詩詞中提到了殘膏供養螻蟻,問誰能區分鯨魚和鯼魚。這里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平等和眾生平等的思考。無論是殘膏供養螻蟻,還是鯨魚和鯼魚,它們都是生命的存在,難以區分其價值和重要性。
這首詩詞通過對魚類的描繪和比喻,抒發了作者對于生命和自然界的思考。它提醒人們,生命之間相互依存,各有其價值,不應將大魚和小魚、鯨魚和鯼魚等進行等級劃分。生命的平等和和諧是人類應當追求的目標。
“小大各生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sān shí sān shǒu
雜詩(三十三首)
xiǎo yú tóu rú zhēn, dà yú xū rú sōng.
小魚頭如針,大魚須如松。
xiǎo dà gè shēng yù, shú sī tiān dì gōng.
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
kūn líng fā yín nù, míng hǎi bǒ jīng fēng.
坤靈發淫怒,溟海簸驚風。
dà yú shí xiǎo yú, bēi chí wèi zhī kōng.
大魚食小魚,陂池為之空。
bēi kōng shuǐ yī jié, xiǎo dà xiāng xiǎn yóng.
陂空水一竭,小大相險喁。
dàn jiàn guàn mǎng jiān, lú gǔ chéng kōng lóng.
但見灌莽間,顱骨成崆巃。
cán gāo yù lóu yǐ, shú biàn jīng yǔ zōng.
殘膏飫螻蟻,孰辨鯨與鯼。
¤
“小大各生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