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人足斛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中行人足斛觫”全詩
云濃雨細白日短,慘慘不辨昏與朝。
雨中行人足斛觫,去與公家制戎服。
中原豺虎正橫戈,天寒風急奈爾何。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是明代劉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仲冬時節的雨天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社會動蕩的思考和感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雨水滴滴密紛紛,
秋云蔽日天氣陰。
大地冰寒寒氣透,
行人徒步濕衣襟。
長街空曠無人跡,
民眾苦難情難尋。
戰火紛飛烽煙起,
家園荒蕪淚滿襟。
這首詩以雨水滴滴密集不斷的景象開篇,描繪了仲冬時節的陰冷和潮濕。秋云蔽日,天氣昏暗,大地冰寒,人們行走在雨中,衣衫濕透。長街上空曠無人,整個城市彌漫著苦難和困頓的氣息。戰爭的戰火紛飛,烽煙四起,導致家園荒蕪,人們的眼中充滿了悲傷的淚水。
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社會動蕩的憂慮。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苦難的深深憂慮與無奈。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刻畫了冬日雨中的凄涼景象,傳達了作者沉痛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雨中行人足斛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mǎo zhòng dōng yǔ zhōng zuò èr shǒu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suì yún mù yǐ fēng xiāo xiāo, mù yè tuō luò wéi kōng tiáo.
歲云暮矣風蕭蕭,木葉脫落惟空條。
yún nóng yǔ xì bái rì duǎn, cǎn cǎn bù biàn hūn yǔ cháo.
云濃雨細白日短,慘慘不辨昏與朝。
yǔ zhōng xíng rén zú hú sù, qù yǔ gōng jiā zhì róng fú.
雨中行人足斛觫,去與公家制戎服。
zhōng yuán chái hǔ zhèng héng gē, tiān hán fēng jí nài ěr hé.
中原豺虎正橫戈,天寒風急奈爾何。
“雨中行人足斛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