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汝精藍抱翠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愛汝精藍抱翠微”全詩
龜臺落日明霞綺,鰻井寒潮長石衣。
銀杏子成邊雁到,木犀花發野鶯飛。
鐘殘永夜禪心定,一任秋蟲促杼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二首)》是明代劉基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愛汝精藍抱翠微,
青松綠竹共依依。
龜臺落日明霞綺,
鰻井寒潮長石衣。
詩意:
我深愛你,清澈的藍色環抱著細微的綠意,
青松和綠竹相互依偎。
夕陽西下,照亮了龜臺,霞光如錦繡,
寒冷的潮水涌入鰻井,長滿了石頭的衣裳。
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深喜愛之情。詩中的精藍和翠微形容了清澈而翠綠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青松和綠竹相互依偎,顯示了自然界中物與物之間的和諧共存。龜臺落日、明霞綺繡的描寫,使整個景色更加絢麗多彩。鰻井寒潮長石衣的意象則表達了秋日的涼意和寒冷。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詩人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多樣性。
第二首:
銀杏子成邊雁到,
木犀花發野鶯飛。
鐘殘永夜禪心定,
一任秋蟲促杼機。
詩意:
銀杏果實成熟,邊地上飛來一群雁鳥,
木犀花開放,野鶯在飛翔。
寺廟的鐘聲余音消散于永夜,禪心安定,
秋蟲鳴叫,催促織布機的忙碌。
賞析:
這首詩繼續描繪了秋日景色,展現了自然界中秋季的變化。銀杏果實成熟,雁鳥飛過邊地,給人一種豐收和季節交替的感覺。木犀花綻放,野鶯在其中飛翔,給人一種花香和鳥鳴的美好畫面。鐘聲消散于永夜,禪心得到安定,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和心靈安寧的心態。最后兩句描繪了秋蟲鳴叫,催促織布機的景象,表達了秋天的忙碌和勞動。
整體上,這兩首詩描繪了明代秋日的景色,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秋季的感慨。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多樣性,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愛汝精藍抱翠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xīn luó yán shàng rén qiū rì jiàn jì èr shǒu
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二首)
ài rǔ jīng lán bào cuì wēi, qīng sōng lǜ zhú gòng yī yī.
愛汝精藍抱翠微,青松綠竹共依依。
guī tái luò rì míng xiá qǐ, mán jǐng hán cháo cháng shí yī.
龜臺落日明霞綺,鰻井寒潮長石衣。
yín xìng zǐ chéng biān yàn dào, mù xī huā fā yě yīng fēi.
銀杏子成邊雁到,木犀花發野鶯飛。
zhōng cán yǒng yè chán xīn dìng, yī rèn qiū chóng cù zhù jī.
鐘殘永夜禪心定,一任秋蟲促杼機。
“愛汝精藍抱翠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