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東流西日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水東流西日微”全詩
塵埃爽颯枯蓬鬢,霜露凄涼破衲衣。
百粵雨余山翠合,三韓云凈海青飛。
滄溟自古通天漢,夢繞黃姑織女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是明代劉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江水東流、夕陽西下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孤獨無依之感。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將江水東流和夕陽西下作為景象的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依。詩中的“江水東流西日微”形象地描繪了江水的奔流和夕陽的漸落,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而“閑身不系獨何依”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之感,他感到自己沒有依靠,沒有牽掛。
詩中還描繪了一些自然景物的變幻,如“塵埃爽颯枯蓬鬢,霜露凄涼破衲衣”。這些描寫展示了歲月的痕跡和生活的艱辛,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凸顯了人與自然的聯系,以及人生在時間長河中的渺小。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如“百粵雨余山翠合,三韓云凈海青飛”,形象地描繪了山水的秀美和云海的壯麗。這樣的描繪與前半部分的孤寂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索。
最后兩句“滄溟自古通天漢,夢繞黃姑織女機”則以古代傳說中的織女與牽牛星來象征著愛情和相聚的希望。這樣的描寫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情懷,使詩歌更加富有情感與意蘊。
總的來說,劉基的《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孤獨無依之感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詩中交織著對時間流逝、生活艱辛和人與自然聯系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傳說的描繪,為詩歌增添了一絲浪漫的情懷。
“江水東流西日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yòng yùn dá yán shàng rén èr shǒu
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
jiāng shuǐ dōng liú xī rì wēi, xián shēn bù xì dú hé yī.
江水東流西日微,閑身不系獨何依。
chén āi shuǎng sà kū péng bìn, shuāng lù qī liáng pò nà yī.
塵埃爽颯枯蓬鬢,霜露凄涼破衲衣。
bǎi yuè yǔ yú shān cuì hé, sān hán yún jìng hǎi qīng fēi.
百粵雨余山翠合,三韓云凈海青飛。
cāng míng zì gǔ tōng tiān hàn, mèng rào huáng gū zhī nǚ jī.
滄溟自古通天漢,夢繞黃姑織女機。
“江水東流西日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