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若為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渺渺若為情”全詩
雪風吹海樹,霜月凜江城。
衰病丹心在,艱虞素發盈。
殷勤東注水,渺渺若為情。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將曉(以下拾遺詩六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曉(以下拾遺詩六首)》是明代詩人劉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黎明前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意:
在這即將破曉的時刻,愁緒難以入眠,寒天即將明亮。寒風吹拂著海邊的樹木,冰冷的月光映照著江城。衰病困擾著作者的內心,但他的熱忱依然存在,充滿了困難和擔憂。他希望能傾注真誠的心意,如同東方的水一般廣闊,雖然渺小,卻充滿了真情實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寫黎明前的景象,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形成了一種深沉而幽遠的意境。
詩中的“愁夢不更續”表達了作者的憂慮和痛苦,他的心情無法得到寧靜,夜晚的夢境無法續寫。而“寒天將欲明”則預示了新的一天即將到來,暗示著希望與曙光。
通過“雪風吹海樹,霜月凜江城”這樣的描寫手法,詩人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寒冷而凄美的氛圍。作者的衰病與丹心形成鮮明的對比,強調了他內心的堅毅和執著。
最后兩句“殷勤東注水,渺渺若為情”,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真情的向往。他希望自己的真誠之情能像東方的大海一樣廣闊而深沉,雖然渺小,卻能傳遞出真摯的情感。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思索,以及對生活和情感的熱愛。詩中的景物描寫與情感交融,給人以深思和共鳴,體現了明代詩歌的特點和藝術魅力。
“渺渺若為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iǎo yǐ xià shí yí shī liù shǒu
將曉(以下拾遺詩六首)
chóu mèng bù gēng xù, hán tiān jiàng yù míng.
愁夢不更續,寒天將欲明。
xuě fēng chuī hǎi shù, shuāng yuè lǐn jiāng chéng.
雪風吹海樹,霜月凜江城。
shuāi bìng dān xīn zài, jiān yú sù fā yíng.
衰病丹心在,艱虞素發盈。
yīn qín dōng zhù shuǐ, miǎo miǎo ruò wéi qíng.
殷勤東注水,渺渺若為情。
“渺渺若為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