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變皆有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變皆有窮”全詩
何如順天道,原始以知終。
清晨攬衣起,絺绤生秋風。
雍雍鳴雁來,灼灼酸棗紅。
悵焉念所思,悲感集予衷。
佳期在何許,瑤草成枯蓬。
佇立望日月,勞心極忡忡。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旅興(四十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興(四十首)》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觀察天地之間,萬物變化皆有限。如何能順應天道,從最初就知道結局。清晨起床穿上衣服,輕盈的秋風吹起。雁群嗚咽而來,酸棗紅艷奪目。我憂愁地思考著,悲傷的情感涌上心頭。美好的時光在何處,瑤草枯萎成了飛絮。我靜靜地站在這里,凝視著日月的運行,心靈疲憊而憂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與感慨。詩人觀察到世界萬物的變化都有其極限和終結,他反思人應如何順應天道,從一開始就洞察到最終的結局。清晨的景象和秋風給詩人帶來了一種淡淡的憂傷,鳴叫的雁群和紅艷的酸棗增添了生活的色彩。然而,詩人在思考過去和未來時感到憂愁,他思念著美好的時光,但現實中卻只有枯萎和流散。他孤獨地站在那里,凝視著日月的運行,心靈疲憊而憂傷。
賞析:
這首詩詞以明代劉基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他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詩人通過對世界變化的觀察,表達了萬物有始有終的道理,以及人應當順應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晨的景象和秋風的描寫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和離愁,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呼應。雁群和酸棗的描繪則展現了生活的豐富多彩。最后,詩人在面對人生的變化和流逝時,感到憂愁和孤獨,他通過凝視日月的運行表達了內心的疲憊和憂傷。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哲學思維和感慨之情。這首詩詞既有著深邃的哲理,又融入了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使得讀者在欣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內心的波動。
“萬變皆有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興(四十首)
wú guān qióng rǎng jiān, wàn biàn jiē yǒu qióng.
吾觀穹壤間,萬變皆有窮。
hé rú shùn tiān dào, yuán shǐ yǐ zhī zhōng.
何如順天道,原始以知終。
qīng chén lǎn yī qǐ, chī xì shēng qiū fēng.
清晨攬衣起,絺绤生秋風。
yōng yōng míng yàn lái, zhuó zhuó suān zǎo hóng.
雍雍鳴雁來,灼灼酸棗紅。
chàng yān niàn suǒ sī, bēi gǎn jí yǔ zhōng.
悵焉念所思,悲感集予衷。
jiā qī zài hé xǔ, yáo cǎo chéng kū péng.
佳期在何許,瑤草成枯蓬。
zhù lì wàng rì yuè, láo xīn jí chōng chōng.
佇立望日月,勞心極忡忡。
¤
“萬變皆有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