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烏復何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烏復何憂”全詩
聞鵲既不喜,聞烏復何憂。
世人務茍得,君子絕外求。
滄浪迅風波,無風即安流。
胡為自冰炭,以貽達者羞。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旅興(四十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興(四十首)》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烏鳴朝啞啞,鵲鳴暮啾啾。
聞鵲既不喜,聞烏復何憂。
世人務茍得,君子絕外求。
滄浪迅風波,無風即安流。
胡為自冰炭,以貽達者羞。
中文譯文:
烏鳴聲朝間低沉,鵲鳴聲夕陽中啾啾。
聽到鵲鳴并不欣喜,聽到烏鴉又有何憂。
世人追求茍且安逸,君子卻戒除外物的追求。
像大海的波瀾瞬息萬變,沒有風浪時才能平靜。
為什么自己像冰和炭一樣,給人們留下不屈達士的恥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追逐和君子境界的思考。詩中的烏鴉和鵲鳥的聲音被用來象征世俗的喜好和追求,烏鴉的聲音低沉而不悅耳,鵲鳥的聲音尖細而刺耳。然而,作者認為世人追求的東西僅僅是茍且和安逸,而真正的君子則遠離這種外在的追求。
作者通過描述大海的波瀾和風浪來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只有沒有風浪時才能獲得平靜。這種平靜與君子的境界相契合,君子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能夠保持內心的安寧和淡定。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名利的人的批評。作者認為像冰和炭一樣的追求,既沒有內在的溫暖也沒有燃燒的能力,只會給那些追求真理和高尚的人帶來羞辱。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世俗和君子的不同追求,表達了作者對于君子境界的推崇和對于追逐名利的人的批判,展示了作者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
“聞烏復何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興(四十首)
wū míng cháo yā yā, què míng mù jiū jiū.
烏鳴朝啞啞,鵲鳴暮啾啾。
wén què jì bù xǐ, wén wū fù hé yōu.
聞鵲既不喜,聞烏復何憂。
shì rén wù gǒu dé, jūn zǐ jué wài qiú.
世人務茍得,君子絕外求。
cāng láng xùn fēng bō, wú fēng jí ān liú.
滄浪迅風波,無風即安流。
hú wéi zì bīng tàn, yǐ yí dá zhě xiū.
胡為自冰炭,以貽達者羞。
¤
“聞烏復何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