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滄海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摧折滄海田”全詩
軒皇不可見,顏冉復誰憐。
安期乘彩虹,羨門駕紫煙。
朝游蓬萊島,夕宿曾城巔。
常恐聲風枝,摧折滄海田。
徒令驪山客,想望稱神仙。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雜詩(五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五首)》是明代劉基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于長壽、仙境和神仙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季世罕上壽,百歲為長年。
在這世間,能夠活到一百歲已經算是長壽了。
軒皇不可見,顏冉復誰憐。
尊貴的仙人軒皇不可見,普通人又誰會憐惜我呢。
安期乘彩虹,羨門駕紫煙。
想象著我能夠乘坐彩虹,進入那神秘的仙門,駕馭著紫色的煙霧。
朝游蓬萊島,夕宿曾城巔。
白天去游玩蓬萊仙島,夜晚在曾城的山巔過夜。
常恐聲風枝,摧折滄海田。
常常擔心我的聲音會像風吹斷脆弱的枝條一樣,使得我的夢想破滅。
徒令驪山客,想望稱神仙。
只是讓我成為驪山的游客,我渴望成為神仙。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長壽和仙境的向往,他希望能夠活到很長歲月并且能夠進入神秘的仙境,體驗那些超凡脫俗的景象。詩人將自己置于普通人的角色,感嘆自己不能見到軒皇、得不到他人的關懷。他用彩虹、紫煙等形象來描繪仙境的美好,表達了對于仙境的向往之情。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于自身命運的擔憂,擔心自己的夢想會被現實打破。最后,他仍然渴望成為神仙,超越塵世的束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美好的仙境和詩人對長壽和神仙的向往,表達了人們對于超越現實、追求美好的渴望。它展現了人類的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和對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摧折滄海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wǔ shǒu
雜詩(五首)
jì shì hǎn shàng shòu, bǎi suì wèi cháng nián.
季世罕上壽,百歲為長年。
xuān huáng bù kě jiàn, yán rǎn fù shuí lián.
軒皇不可見,顏冉復誰憐。
ān qī chéng cǎi hóng, xiàn mén jià zǐ yān.
安期乘彩虹,羨門駕紫煙。
cháo yóu péng lái dǎo, xī sù céng chéng diān.
朝游蓬萊島,夕宿曾城巔。
cháng kǒng shēng fēng zhī, cuī shé cāng hǎi tián.
常恐聲風枝,摧折滄海田。
tú lìng lí shān kè, xiǎng wàng chēng shén xiān.
徒令驪山客,想望稱神仙。
¤
“摧折滄海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