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復一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夕復一朝”全詩
但恨不便得,無由脫鞿鑣。
浮榮眾所貴,何異掠草焱。
一生與一死,一夕復一朝。
周器忌盈滿,老子戒矜驕。
園林無恒芳,江海有回潮。
委心從大化,庶幾永逍遙。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感春(三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春(三首)》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人生中的困擾和煩惱,以及對解脫和自由的向往。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人生充滿了憂患,
一旦死去,百種煩惱消散。
但是,令人痛苦的是,
無法擺脫束縛和壓力。
世間的虛華,眾人所追求,
如同草芥被燃燒一般。
人生與死亡,
一天一夜,又一朝一夕。
周而復始的事物,
它們都害怕過度充實和滿溢,
老子曾警示我們要避免驕傲自滿。
園林中的花草并不永恒,
而江海卻有漲潮與退潮。
委身于大道的化育之中,
或許能夠獲得永恒的自由和快樂。
賞析:
這首詩以富有哲思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中通過對人生煩惱的描繪,表現出人們在塵世中所面臨的種種困擾和無法解脫的束縛。作者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以及人們對于名利的追逐和自我膨脹的危險。通過對自然界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抱怨和對解脫的渴望。同時,詩人呼吁人們要謙遜和順應自然的規律,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
整首詩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人生的苦難和追求。通過描繪人生的無奈和無常,詩人引導讀者反思并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寧靜。這首詩具有明代文人的特點,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由境地的向往,反映了當時社會風氣的一種思想情緒。
“一夕復一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chūn sān shǒu
感春(三首)
rén shēng duō yōu huàn, sǐ qù bǎi huàn xiāo.
人生多憂患,死去百患消。
dàn hèn bù biàn dé, wú yóu tuō jī biāo.
但恨不便得,無由脫鞿鑣。
fú róng zhòng suǒ guì, hé yì lüè cǎo yàn.
浮榮眾所貴,何異掠草焱。
yī shēng yǔ yī sǐ, yī xī fù yī zhāo.
一生與一死,一夕復一朝。
zhōu qì jì yíng mǎn, lǎo zi jiè jīn jiāo.
周器忌盈滿,老子戒矜驕。
yuán lín wú héng fāng, jiāng hǎi yǒu huí cháo.
園林無恒芳,江海有回潮。
wěi xīn cóng dà huà, shù jī yǒng xiāo yáo.
委心從大化,庶幾永逍遙。
“一夕復一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