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瀝風光搖草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淅瀝風光搖草樹”全詩
淅瀝風光搖草樹,驂驔時節逐川流。
臨階思數脂千片,繞樹空煩繡半鉤。
九十詔光梭脫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落花圖詠》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落花圖詠》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花圖詠
久陽芳草笛悠悠,
春盡驚看又轉頭。
淅瀝風光搖草樹,
驂驔時節逐川流。
臨階思數脂千片,
繞樹空煩繡半鉤。
九十詔光梭脫手,
多情又作一番愁。
中文譯文:
陽光長久,芳草迷離,笛聲悠揚;
春天即將結束,我不禁回頭一看;
細雨飄灑,風景搖曳著草木;
匆匆的時光像駿馬一般追逐著流水;
站在階前,思緒紛繁,凝結成千片花瓣;
圍繞樹干,空懸著半鉤繡線;
九十歲的老人放下光梭,
多情的心又沉浸在一番愁思之中。
詩意和賞析:
《落花圖詠》以明代文人唐寅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詩中以細膩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離別之情。
首句描述了陽光長久、芳草迷離的景象,笛聲悠揚,給人一種寧靜、閑適的感覺。接著,作者提到春天即將過去,不禁回頭一看,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驚嘆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描繪淅瀝風雨和風景搖曳的草木,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景色的變幻。驂驔時節逐川流,形象地表達了時光匆匆流逝的感受。
后兩句寫景更為細膩,臨階思數脂千片,繞樹空煩繡半鉤。通過描繪花瓣飛舞、繡線圍繞樹干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紛繁事物和時間流逝的感慨。
最后兩句將焦點轉向老人,九十歲的他放下光梭,多情的心再度陷入愁思之中。這表達了作者對光陰的珍惜和對歲月流逝所帶來的情感變化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清新的筆觸、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離別之情。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唐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淅瀝風光搖草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huā tú yǒng
落花圖詠
jiǔ yáng fāng cǎo dí yōu yōu, chūn jǐn jīng kàn yòu zhuǎn tóu.
久陽芳草笛悠悠,春盡驚看又轉頭。
xī lì fēng guāng yáo cǎo shù, cān diàn shí jié zhú chuān liú.
淅瀝風光搖草樹,驂驔時節逐川流。
lín jiē sī shù zhī qiān piàn, rào shù kōng fán xiù bàn gōu.
臨階思數脂千片,繞樹空煩繡半鉤。
jiǔ shí zhào guāng suō tuō shǒu, duō qíng yòu zuò yī fān chóu.
九十詔光梭脫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淅瀝風光搖草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