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限晚涼消不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限晚涼消不得”全詩
何限晚涼消不得,隔溪分看待人來。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題畫二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畫二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松落陰滿蒼苔,
四面軒窗向水開。
何限晚涼消不得,
隔溪分看待人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畫面,以長松、蒼苔、軒窗、水和晚涼為主要元素。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傳達了對自然美的贊嘆和思考。詩詞所表達的情感主題包括涼爽的夜晚、靜謐的環境和對人世煩惱的超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新寧靜的景象。長松和蒼苔構成了一副自然的畫卷,給人一種寧靜和恬靜的感覺。四面的軒窗敞開,朝向清澈的水面,使得室內與外界的界限模糊,同時也讓人感受到水的清涼。晚涼的氣息彌漫在四周,給人帶來清新宜人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這樣一幅景象,表達了對自然景物的贊美與追思。
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何限晚涼消不得"表明詩人對涼爽的夜晚的渴望,但也意味著涼爽的氣息并不能完全驅散人們的煩惱。"隔溪分看待人來"是詩人對人世的態度,通過隔溪觀望,詩人似乎在遠離塵囂,以超然的姿態對待世事。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以及對超脫凡塵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與人世的對比,傳達了一種超脫和追求寧靜的情感。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自然之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時也能夠引發內心對寧靜和超脫的向往。
“何限晚涼消不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èr shǒu
題畫二首
cháng sōng luò yīn mǎn cāng tái, sì miàn xuān chuāng xiàng shuǐ kāi.
長松落陰滿蒼苔,四面軒窗向水開。
hé xiàn wǎn liáng xiāo bù dé, gé xī fēn kàn dài rén lái.
何限晚涼消不得,隔溪分看待人來。
“何限晚涼消不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