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萍紅蓼野塘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萍紅蓼野塘秋”全詩
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萍紅蓼野塘秋。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題畫師周東村之郊秋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畫師周東村之郊秋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鯉魚風急系輕舟,
兩岸寒山宿雨收;
一抹斜陽歸雁盡,
白萍紅蓼野塘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色。詩人在輕舟上,感受著風的急促,仿佛鯉魚在水中掙扎。兩岸的寒山上積攢的雨水已經停了,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斜陽漸漸西斜,歸鴻已經飛盡,只剩下一抹斜陽,預示著秋天的將盡。在野塘中,白色的萍蓬和紅色的蓼花相互交織,構成一幅美麗的秋天景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對季節變遷的感慨。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季節氣息相結合,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妙和變幻。鯉魚風急系輕舟的描寫,表達了風勢的猛烈和詩人在其中的顛簸之感。而兩岸寒山宿雨收的描繪,則展示了雨過天晴的清爽景象。最后,詩人通過描述歸雁盡和野塘中紅蓼和白萍的景象,巧妙地表達了秋天將逝去的寓意。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依托,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秋天的真實感受。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涼爽和變幻,同時也能夠聯想到季節的更替和人生的無常。唐寅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將自然界的美與人生哲理相結合,使這首詩具有了深遠的意義和感染力。
“白萍紅蓼野塘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shī zhōu dōng cūn zhī jiāo qiū tú
題畫師周東村之郊秋圖
lǐ yú fēng jí xì qīng zhōu, liǎng àn hán shān sù yǔ shōu
鯉魚風急系輕舟,兩岸寒山宿雨收;
yī mǒ xié yáng guī yàn jǐn, bái píng hóng liǎo yě táng qiū.
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萍紅蓼野塘秋。
“白萍紅蓼野塘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