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何苦擅文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何苦擅文章”全詩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
草閣續經冰滿硯,布衾棲夢月登床。
三千好獻東方牘,來伴山人贊法王。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贈昌國(以下集外詩)》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昌國(以下集外詩)》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在這首詩中,唐寅通過對書籍和金錢的比較,表達了對于追求財富和功名的質疑,以及對于純真少年才情被磨滅的惋惜之情。詩詞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詩詞的中文譯文:
書籍不如錢一囊,
少年何苦擅文章。
十年掩骭青衫敝,
八口啼饑白稻荒。
草閣續經冰滿硯,
布衾棲夢月登床。
三千好獻東方牘,
來伴山人贊法王。
詩意: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對于財富和功名的反思。詩人通過比較書籍和金錢的價值,表達了對于追逐名利的疑問,以及對于文人在追求功名過程中失去純真少年才情的遺憾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將書籍和錢財進行了對比。詩人認為,相比于金錢的聚斂,書籍的價值要低得多,因為金錢只是外在的財富,而書籍則代表了知識、智慧和文化。然而,詩人卻質疑為什么許多年輕人卻追逐功名,過早地擅長文章,而忽略了真正的內在修養和品質。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社會的困境和貧困的景象。詩人用“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表達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的現實。青衫敝舊,代表了窮困潦倒的形象;八口啼饑,描述了家庭的貧乏和饑荒的景象。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進一步強調了金錢的重要性相對于書籍而言的荒謬。
然而,詩人并不是完全否定功名和財富的追求,而是對于追求的方式和時機提出了疑問。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描繪了自己深居簡出的生活。草閣續經冰滿硯,布衾棲夢月登床,這些描寫展示了詩人過著清貧而自在的生活,他將時間用于讀書和寫詩。他認為,真正的價值在于心靈的富足和境界的提升。
最后兩句“三千好獻東方牘,來伴山人贊法王”是對于書籍的贊美。三千好獻東方牘,指的是詩人所創作的優秀作品,表明他對于書寫的執著和追求。來伴山人贊法王,意味著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山人(指有文化修養的知識分子)和法王(指高僧)的贊賞和認可。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描寫,反映了詩人對于功名和財富追求的思考和反思。他認為,純真少年才情被功名追逐的浮華所磨滅,社會的價值觀被顛倒,應當重視內在的修養和品質,追求真正的心靈富足和境界的提升。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現象和個人追求的思考,通過對書籍和金錢的對比,表達了對功名追逐的質疑,強調了內在修養和品質的重要性。同時,詩人對于書籍的贊美也體現了他對知識、智慧和文化的推崇。
這首詩詞深刻地揭示了社會價值觀和個人追求之間的沖突,呼喚人們應當重視內心的追求和真正的價值,而不是盲目追逐功名和物質財富。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引人深思。
“少年何苦擅文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hāng guó yǐ xià jí wài shī
贈昌國(以下集外詩)
shū jí bù rú qián yī náng, shào nián hé kǔ shàn wén zhāng.
書籍不如錢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
shí nián yǎn gàn qīng shān bì, bā kǒu tí jī bái dào huāng.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
cǎo gé xù jīng bīng mǎn yàn, bù qīn qī mèng yuè dēng chuáng.
草閣續經冰滿硯,布衾棲夢月登床。
sān qiān hǎo xiàn dōng fāng dú, lái bàn shān rén zàn fǎ wáng.
三千好獻東方牘,來伴山人贊法王。
“少年何苦擅文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