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茵軟藉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茵軟藉莎”全詩
徑穿花底窄,春向水邊多。
秾艷羞桃李,輕軀稱綺羅。
髻搖金婀娜,鞍覆錦盤陀。
曲浪留紋羽,峨峰進紫駝。
游人傾巷陌,啼鳥避笙歌。
坐障陰圍柳,行茵軟藉莎。
漱酣香泛渚,滌器膩浮波。
富貴唐天寶,風流晉永和。
暮歸車馬鬧,珠翠落平坡。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上巳》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巳》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春意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詩中首先描述了明媚的陽光和溫暖的春風,給人一種宜人的感覺。接著描繪了一條晴朗的江河,人們在這里舉行祓禊儀式,以祈求祥瑞和消除不祥之氣。
詩人通過描寫一條狹窄的小徑穿過盛開的花叢,表現了春天的景象和水邊的繁榮。桃李花開,色彩艷麗,柔嫩的身姿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美麗如羅綺。女子的發髻上插滿了金飾,婀娜多姿,鞍上鋪滿了錦繡,猶如盤旋的彩云。江水波浪起伏,留下了美麗的波紋,峨峰上的紫駝馱著游人馳騁而過。
行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入巷陌,享受著春天的美景,而啼鳥卻躲避著笙歌的喧囂。人們在柳樹的陰涼處坐下休憩,行走在鋪滿軟藉莎草的小路上。他們漱飲著清香的池塘,洗滌著器物的塵垢,波光粼粼,宛如浮動的翡翠。這里富饒繁盛,宛如唐朝的天寶年間,充滿了風流氣息,如同晉朝的永和盛世。
傍晚時分,歸途的車馬喧鬧不息,珠寶滾落在平坦的坡地上,閃爍著寶石的光芒。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歡樂活動,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將春天的美景和人們的歡樂活動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愉悅和暢快的感受。
“行茵軟藉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ì
上巳
nuǎn rì fēng yú hǎo, qíng jiāng fú xì guò.
暖日風雩好,晴江祓禊過。
jìng chuān huā dǐ zhǎi, chūn xiàng shuǐ biān duō.
徑穿花底窄,春向水邊多。
nóng yàn xiū táo lǐ, qīng qū chēng qǐ luó.
秾艷羞桃李,輕軀稱綺羅。
jì yáo jīn ē nuó, ān fù jǐn pán tuó.
髻搖金婀娜,鞍覆錦盤陀。
qū làng liú wén yǔ, é fēng jìn zǐ tuó.
曲浪留紋羽,峨峰進紫駝。
yóu rén qīng xiàng mò, tí niǎo bì shēng gē.
游人傾巷陌,啼鳥避笙歌。
zuò zhàng yīn wéi liǔ, xíng yīn ruǎn jí shā.
坐障陰圍柳,行茵軟藉莎。
shù hān xiāng fàn zhǔ, dí qì nì fú bō.
漱酣香泛渚,滌器膩浮波。
fù guì táng tiān bǎo, fēng liú jìn yǒng hé.
富貴唐天寶,風流晉永和。
mù guī chē mǎ nào, zhū cuì luò píng pō.
暮歸車馬鬧,珠翠落平坡。
“行茵軟藉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