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一缽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住一缽友”全詩
紅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
中圓涵真虛,外潔照萬有。
自盛甘露漿,不貯聲聞酒。
衍師時出定,提挈每在手。
詞鋒當建瓴,禪寂宜守口。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賦得凈瓶送衍上人》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得凈瓶送衍上人》是明代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虛瓶湛靈泉,
行住一缽友。
紅簪天女花,
碧插大士柳。
這虛瓶中蘊含著清澈的靈泉,它是修行者行走間的親密伴侶。紅色簪子上插著天女花,碧綠的柳枝也插在其中,使得這個瓶子更加美麗。
中圓涵真虛,
外潔照萬有。
自盛甘露漿,
不貯聲聞酒。
這個瓶子內部空靈而寬廣,蘊含著真實而空靈的境界;外表潔凈,能照亮萬物。它自己裝滿了甘露,但卻不貯存聲聞酒。
衍師時出定,
提挈每在手。
詞鋒當建瓴,
禪寂宜守口。
衍師的修行時常達到定境,持續提升自己。他使用詞鋒如同搭建高塔,通過詞句的精妙表達來傳達禪宗的寧靜與沉默。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凈瓶的形象,表達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的內涵。凈瓶象征著清凈和虛空,它作為修行者的伴侶,見證了他們的修行過程。詩中提到的紅簪、天女花和大士柳,以及甘露漿和聲聞酒,都是富有象征意義的元素,凈瓶與這些元素的結合,凸顯了修行者內外的清凈和圓滿。詩人還以衍師為例,表達了修行者不斷提升自我的精神追求和修行的艱辛。最后,詩人呼吁修行者要保持禪宗的寧靜和沉默,將禪寂守在心口之間。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修行哲理,通過凈瓶的形象和修行者的形象相互映襯,展示了禪宗修行的追求和境界。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修行符號的描繪,使得詩詞充滿了禪意和內涵,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修行的力量和美麗。
“行住一缽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jìng píng sòng yǎn shàng rén
賦得凈瓶送衍上人
xū píng zhàn líng quán, xíng zhù yī bō yǒu.
虛瓶湛靈泉,行住一缽友。
hóng zān tiān nǚ huā, bì chā dà shì liǔ.
紅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
zhōng yuán hán zhēn xū, wài jié zhào wàn yǒu.
中圓涵真虛,外潔照萬有。
zì shèng gān lù jiāng, bù zhù shēng wén jiǔ.
自盛甘露漿,不貯聲聞酒。
yǎn shī shí chū dìng, tí qiè měi zài shǒu.
衍師時出定,提挈每在手。
cí fēng dāng jiàn líng, chán jì yí shǒu kǒu.
詞鋒當建瓴,禪寂宜守口。
“行住一缽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