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江口望祁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桂陽江口望祁陽”全詩
高樹綠陰千嶂濕,野棠疏雨一籬香。
縱無春在猶回首,況有鵑啼合斷腸。
惆悵東湖堤上柳,暖風輕絮正悠揚。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祁陽道中見海棠》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祁陽道中見海棠》是明代楊基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祁陽道上看到海棠花時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內心的感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
桂陽江口望祁陽,
疊疊煙云入渺茫。
高樹綠陰千嶂濕,
野棠疏雨一籬香。
縱無春在猶回首,
況有鵑啼合斷腸。
惆悵東湖堤上柳,
暖風輕絮正悠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祁陽道上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
首先,詩的前兩句“桂陽江口望祁陽,疊疊煙云入渺茫”描繪了遠處祁陽的景色,煙云繚繞,隱約可見,給人一種神秘而遙遠的感覺。這里的“渺茫”一詞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無限遐想和向往。
接著,詩中出現了“高樹綠陰千嶂濕,野棠疏雨一籬香”。這兩句描繪了路旁的景物,高大的樹木投下濃密的綠蔭,給人一種清涼宜人的感覺。疏疏落落的野棠花在雨中散發出香氣,給整個環境增添了一絲芬芳。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欣賞。
接下來的兩句“縱無春在猶回首,況有鵑啼合斷腸”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即使沒有春天的美景,作者仍然會回首懷念,更何況此時正值美景之時。鵑鳥的啼鳴更是加深了作者的感傷,使人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思鄉之情。
最后兩句“惆悵東湖堤上柳,暖風輕絮正悠揚”通過描寫東湖堤上的柳樹和飛舞的柳絮,展現了暖風拂面的舒適感。柳絮在輕風的吹拂下飄蕩飛舞,給人一種悠揚的感覺。整個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離別的感傷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情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感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之情。
“桂陽江口望祁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yáng dào zhōng jiàn hǎi táng
祁陽道中見海棠
guì yáng jiāng kǒu wàng qí yáng, dié dié yān yún rù miǎo máng.
桂陽江口望祁陽,疊疊煙云入渺茫。
gāo shù lǜ yīn qiān zhàng shī, yě táng shū yǔ yī lí xiāng.
高樹綠陰千嶂濕,野棠疏雨一籬香。
zòng wú chūn zài yóu huí shǒu, kuàng yǒu juān tí hé duàn cháng.
縱無春在猶回首,況有鵑啼合斷腸。
chóu chàng dōng hú dī shàng liǔ, nuǎn fēng qīng xù zhèng yōu yáng.
惆悵東湖堤上柳,暖風輕絮正悠揚。
“桂陽江口望祁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