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與凡馬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與凡馬同”全詩
向無造父能,乃與凡馬同。
韓彭{西乏}駕材,驅策遇沛公。
增本渥洼兒,意不與項通。
豈獨知馬難,所貴御馬工。
駕御茍失宜,鮮不敗乃翁。
蕭蕭帳下騅,千駟何足雄。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感懷(十四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懷(十四首)》是明代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馬的思考和贊美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驊騮日千里,亦在御者功。
驊騮是一種高貴的馬,它們每天能行駛上千里,這也歸功于馬夫們的辛勤努力。
向無造父能,乃與凡馬同。
盡管驊騮出身高貴,但它們并沒有超越凡馬的能力,與普通馬并無二致。
韓彭{西乏}駕材,驅策遇沛公。
即使騎術出色的韓彭也無法完全掌控驊騮,只有與英勇的沛公相遇時,才能夠完全發揮出驊騮的潛力。
增本渥洼兒,意不與項通。
即使是出自名門世家的渥洼兒,也無法理解驊騮的真正含義,他們沒有共同的語言。
豈獨知馬難,所貴御馬工。
駕馭馬匹并非易事,只有精通馬術的人才能領會其中的困難和重要性。
駕御茍失宜,鮮不敗乃翁。
如果騎術不得當,很少有人能夠避免失敗和困境。
蕭蕭帳下騅,千駟何足雄。
在官營的馬廄里,一匹匹騅馬靜靜地站在帳篷下,它們的數量雖多,但并不能代表它們的雄姿和威嚴。
這首詩詞通過對馬的描繪,展現了馬的高貴與難以掌控的特質。作者以馬為喻,表達了人生中困難的把握和駕馭的重要性。馬作為一種象征,體現了作者對于人生智慧和能力的思考。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和寓意深遠的意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乃與凡馬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shí sì shǒu
感懷(十四首)
huá liú rì qiān lǐ, yì zài yù zhě gōng.
驊騮日千里,亦在御者功。
xiàng wú zào fù néng, nǎi yǔ fán mǎ tóng.
向無造父能,乃與凡馬同。
hán péng xī fá jià cái, qū cè yù pèi gōng.
韓彭{西乏}駕材,驅策遇沛公。
zēng běn wò wā ér, yì bù yǔ xiàng tōng.
增本渥洼兒,意不與項通。
qǐ dú zhī mǎ nán, suǒ guì yù mǎ gōng.
豈獨知馬難,所貴御馬工。
jià yù gǒu shī yí, xiān bù bài nǎi wēng.
駕御茍失宜,鮮不敗乃翁。
xiāo xiāo zhàng xià zhuī, qiān sì hé zú xióng.
蕭蕭帳下騅,千駟何足雄。
¤
“乃與凡馬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