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須順物情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民心須順物情求”全詩
天運未容人力勝,民心須順物情求。
遭逢喪亂生何補,見得升平死即休。
沽取一壺花下酌,弟兄兒女笑相酬。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聞官軍南征解圍有日喜而遂詠(二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聞官軍南征解圍有日喜而遂詠(二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明朝時期,聽聞官軍解救南征并即將解圍揚州的消息后,感到欣喜并寫下詩歌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觀察和對國家和民眾前景的期望。作者認為國家的命運不僅僅取決于人力的努力,還需要順應天意和順應民眾的期望。盡管歷經戰亂,但作者仍然相信在升平時期結束之后,人們可以過上幸福生活,并且享受親情和友情的回報。
賞析:
這首詩以明代官軍解救揚州的消息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國家興衰的思考。詩中表現出楊基對國家命運的觀察,他認為國家的興衰不僅僅取決于人力的努力,還需要天運的眷顧。作者通過"天運未容人力勝"表達了這一觀點。同時,他還強調了民心的重要性,認為國家的安定需要順應民眾的期望和物情的需求。
詩中的"遭逢喪亂生何補"以及"見得升平死即休"表達了作者對歷經戰亂的社會狀況和對和平安定的渴望。盡管遭受了喪亂之苦,作者仍然對未來滿懷希望,相信戰亂之后將會是升平和安寧。他通過"沽取一壺花下酌,弟兄兒女笑相酬"這句詩來描繪出戰后人們團聚的愉悅場景,強調了親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展現了作者對明代時局的思考和對國家和民眾未來的期望。通過對國家命運、民心和戰后生活的描繪,作者表達了他對和平安定的向往和對人間美好的追求。
“民心須順物情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guān jūn nán zhēng jiě wéi yǒu rì xǐ ér suì yǒng èr shǒu
聞官軍南征解圍有日喜而遂詠(二首)
guān jūn wén shuō xià yáng zhōu, mèng lǐ fú yáo fù yuǎn yóu.
官軍聞說下揚州,夢里扶搖賦遠游。
tiān yùn wèi róng rén lì shèng, mín xīn xū shùn wù qíng qiú.
天運未容人力勝,民心須順物情求。
zāo féng sāng luàn shēng hé bǔ, jiàn de shēng píng sǐ jí xiū.
遭逢喪亂生何補,見得升平死即休。
gū qǔ yī hú huā xià zhuó, dì xiōng ér nǚ xiào xiāng chóu.
沽取一壺花下酌,弟兄兒女笑相酬。
“民心須順物情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