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總兩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方總兩鬟”全詩
諸山初不高,蒼石礪且頑。
想當至正時,民物庶以殷。
大江楚西來,萬里不閉關。
茲山獨儲英,群雄出其間。
遂為禍亂階,滋蔓莫可刪。
憶我聞亂初,我方總兩鬟。
侍立父祖旁,聽說國步艱。
焉知三十年,見此草與菅。
骨肉亦已零,安得發不斑。
披榛欲吊古,豺虎愴我顏。
蒼茫望茅宇,日落孤舟還。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望蘄州》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蘄州》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望見蘄州山而未見蘄州城的情景,表達了對當時亂世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首先描述了蘄州山的景色,山勢不高,石頭蒼涼堅硬。這里通過描寫山勢的平緩和石頭的堅固,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也許是為了尋找一個理想的時代。
接著,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歲月,想起了至正年間的繁榮景象,人民富裕興旺。然而,大江楚西來,萬里不閉關,表明外敵的威脅正在逼近,蘄州山作為一座重要的戰略要地,會面臨戰亂的困擾。
隨后,詩人提及這座山儲藏了英雄人物,這些英雄將從中崛起。然而,禍亂逐漸滋生蔓延,無法消除。詩人對這種局勢感到憂慮,回憶起自己早年聽聞亂世初起時的情景。他站在父祖的旁邊侍立,傾聽國家艱難的消息。三十年過去了,詩人看到了這片荒蕪的山野,長滿了雜草和稗子。他的親人已經離世,他自己的頭發也已斑白。
最后,詩人披荊棘想要尋找古時的景象,但豺虎的威脅使他感到無比的憂愁。他遠望茅宇的蒼茫,太陽落下,他孤獨地駕著一只小船返回。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回憶,表達了詩人對亂世的憂慮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他對國家的動蕩局勢感到痛心,并感嘆個人和家族的沉淪。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給人以深思和凄涼之感。
“我方總兩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qí zhōu
望蘄州
wèi jiàn qí zhōu chéng, yǐ jiàn qí zhōu shān.
未見蘄州城,已見蘄州山。
zhū shān chū bù gāo, cāng shí lì qiě wán.
諸山初不高,蒼石礪且頑。
xiǎng dāng zhì zhèng shí, mín wù shù yǐ yīn.
想當至正時,民物庶以殷。
dà jiāng chǔ xī lái, wàn lǐ bù bì guān.
大江楚西來,萬里不閉關。
zī shān dú chǔ yīng, qún xióng chū qí jiān.
茲山獨儲英,群雄出其間。
suì wèi huò luàn jiē, zī màn mò kě shān.
遂為禍亂階,滋蔓莫可刪。
yì wǒ wén luàn chū, wǒ fāng zǒng liǎng huán.
憶我聞亂初,我方總兩鬟。
shì lì fù zǔ páng, tīng shuō guó bù jiān.
侍立父祖旁,聽說國步艱。
yān zhī sān shí nián, jiàn cǐ cǎo yǔ jiān.
焉知三十年,見此草與菅。
gǔ ròu yì yǐ líng, ān dé fā bù bān.
骨肉亦已零,安得發不斑。
pī zhēn yù diào gǔ, chái hǔ chuàng wǒ yán.
披榛欲吊古,豺虎愴我顏。
cāng máng wàng máo yǔ, rì luò gū zhōu hái.
蒼茫望茅宇,日落孤舟還。
“我方總兩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