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盈盈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月盈盈白”全詩
茅茨孤碓急,機杼一燈深。
短笛多悲調,長歌少醉吟。
自憐知己盡,空負壁間琴。
¤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江村雜興(十三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明代楊基的詩詞《江村雜興(十三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月盈盈白,墟煙細細陰。
江中的月光明亮潔白,村莊的煙霧細密而陰暗。
詩意:詩人通過描繪江中的月光和村莊的煙霧,展現了一幅寂靜而幽美的江村夜景。江月明亮潔白,照亮了黑暗的江水,而村莊的煙霧則給整個景象增添了一層神秘的氛圍。
茅茨孤碓急,機杼一燈深。
茅屋里傳來孤寂的碓聲,象征著辛勤勞作;而一盞孤燈照亮著孤寂的紡織機。
詩意:詩人以孤碓急促的聲音和一盞孤燈照明的紡織機來描繪農村的生活場景。茅屋中的碓聲表達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形象,而紡織機上的孤燈則象征著詩人孤寂的心境。
短笛多悲調,長歌少醉吟。
短笛吹奏出悲傷的曲調,長歌的吟唱卻很少醉人。
詩意:詩人描述了江村中音樂的情景。短笛所奏的曲調悲傷動人,而長歌則很少有能夠使人陶醉其中的吟唱。這表達了詩人對音樂的深情厚意,并對長歌少有醉人之處表達了一種遺憾之情。
自憐知己盡,空負壁間琴。
詩人自憐沒有知己,孤獨一人,只能空悲琴聲。
詩意: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孤獨與無奈。他感到自己沒有真正的知己,只能在壁間空悲琴聲,表達內心的苦悶和寂寞。
賞析: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村夜景、生活場景和音樂情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人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江中的月光、村莊的煙霧、茅屋中的碓聲和紡織機上的孤燈。通過對這些景象的描寫,詩人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以寂靜的夜景為背景,透露出一種孤寂和無助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際關系的渴望。
“江月盈盈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ūn zá xìng shí sān shǒu
江村雜興(十三首)
jiāng yuè yíng yíng bái, xū yān xì xì yīn.
江月盈盈白,墟煙細細陰。
máo cí gū duì jí, jī zhù yī dēng shēn.
茅茨孤碓急,機杼一燈深。
duǎn dí duō bēi diào, cháng gē shǎo zuì yín.
短笛多悲調,長歌少醉吟。
zì lián zhī jǐ jǐn, kōng fù bì jiān qín.
自憐知己盡,空負壁間琴。
¤
“江月盈盈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