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醪欲泥追嘉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醪欲泥追嘉節”全詩
紫極躔星來帝所,仙風遞管落人間。
芳醪欲泥追嘉節,紅燭翻驚照病顏。
曾從宸游燕雙闕,夢魂通夕繞嚴關。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是宋代王珪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萬燈初燒寶龍山,
御路先迎彩仗還。
紫極躔星來帝所,
仙風遞管落人間。
芳醪欲泥追嘉節,
紅燭翻驚照病顏。
曾從宸游燕雙闕,
夢魂通夕繞嚴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登上東樓,欣賞盛大的場景和回憶往事的情景。詩人借景抒懷,通過描繪寶龍山上萬盞燈燃燒的景象,預示著皇帝即將迎接彩仗而歸。紫極躔星的出現象征著天子的至高無上,神仙般的風景從天上傳到人間。芳醪代表著美酒,意指追憶佳節的美好時光。紅燭照亮了病人的臉色,讓人們驚訝不已。詩人回憶起自己曾在宮中游玩,夢魂纏繞在嚴防的關卡之間。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盛大的場面和深沉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萬燈、彩仗、紫極躔星、芳醪等,通過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莊嚴瑰麗的氛圍。詩人通過回憶過往的宮廷生活,展現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整首詩抒發了對輝煌時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事變遷的思考。通過對宮廷景象的描繪,詩人以獨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芳醪欲泥追嘉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méi shèng yú cóng dēng dōng lóu sān shǒu
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
wàn dēng chū shāo bǎo lóng shān, yù lù xiān yíng cǎi zhàng hái.
萬燈初燒寶龍山,御路先迎彩仗還。
zǐ jí chán xīng lái dì suǒ, xiān fēng dì guǎn luò rén jiān.
紫極躔星來帝所,仙風遞管落人間。
fāng láo yù ní zhuī jiā jié, hóng zhú fān jīng zhào bìng yán.
芳醪欲泥追嘉節,紅燭翻驚照病顏。
céng cóng chén yóu yàn shuāng quē, mèng hún tōng xī rào yán guān.
曾從宸游燕雙闕,夢魂通夕繞嚴關。
“芳醪欲泥追嘉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