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使南湖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使南湖學”全詩
衿佩一朝集,弦歌九族同。
夜窗書案雪,春服舞雩風。
長使南湖學,千秋紀此翁。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挽貢南漪三首》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貢南漪三首》是宋代文人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燕居宣圣像和祖黎公的場景,展現了衿佩集結、弦歌歡樂的景象。詩中還描述了夜晚窗前書案上的雪花和春天服裝中的舞雩風貌。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長期在南湖學習的心愿,將自己的事跡紀錄下來,流傳千秋。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燕居宣圣像和祖黎公的場景,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衿佩一朝集,弦歌九族同,形容了周圍人們的歡聚一堂,共同歌頌祖先的場景,顯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傳統的延續。
接著,夜晚窗前的雪花和春天服裝中的舞雩風充滿詩意。夜窗書案雪,春服舞雩風,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冬天的寒冷和內斂,以及春天的溫暖和活躍,營造出一種對季節變化的感知和贊美。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長期在南湖學習的心愿,將自己的事跡紀錄下來,以便后人紀念。長使南湖學,千秋紀此翁,這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自己的學問成果能夠流傳千秋、被人們所銘記的愿望,展現了對學問價值的追求和傳承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宣圣像和祖黎公的場景,通過對衿佩集結和弦歌歡樂的描繪,展現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傳統的延續。同時,通過雪花和舞雩風的描寫,表達了對季節變化的感知和贊美。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學問傳承的愿望。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對家族、自然和學問的熱愛和追求,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人文關懷。
“長使南湖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òng nán yī sān shǒu
挽貢南漪三首
yàn jū xuān shèng xiàng, yòu zuò zǔ lí gōng.
燕居宣圣像,侑坐祖黎公。
jīn pèi yī zhāo jí, xián gē jiǔ zú tóng.
衿佩一朝集,弦歌九族同。
yè chuāng shū àn xuě, chūn fú wǔ yú fēng.
夜窗書案雪,春服舞雩風。
zhǎng shǐ nán hú xué, qiān qiū jì cǐ wēng.
長使南湖學,千秋紀此翁。
“長使南湖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