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懷云外追黃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放懷云外追黃鵠”全詩
曾賦洞簫真蜀客,能吟夜雨勝何郎。
放懷云外追黃鵠,別夢春深過玉堂。
可惜當年掛冠早,華星不及到文昌。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送范景仁正議致政歸潁昌》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范景仁正議致政歸潁昌》是宋代王珪所作,詩中描述了范景仁離開京都返回故鄉潁昌的場景。以下是針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榮譽離去了十年的漢殿辭,
如今范景仁回到了潁水故鄉。
他曾賦詩,被譽為真正的蜀客,
能夠吟唱夜雨,超越了何郎。
他放下了顧忌,追逐黃鵠的飛翔,
離別的夢在春天深處穿越玉堂。
可惜他年輕時就放棄了官職,
沒有成為輝煌的文昌之星。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范景仁離開京都、歸鄉的情景,表達了離別與懷念之情。范景仁曾經是一位有才華的文人,他的詩文被認為是真正的蜀地才子之作。他能夠吟唱夜雨,超越了同輩的才子何郎。在回到故鄉的路上,他放下了顧忌,放浪形骸地追逐黃鵠的飛翔,象征著他放飛自我、追求自由的心境。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過去放棄官職的遺憾,他沒有成為輝煌的文昌之星,這是一種對年少時機遇的失去的嘆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范景仁離開京都歸鄉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舊之情和對未來的一種無奈。詩詞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潁水、夜雨、黃鵠等,通過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詩人通過對范景仁的描寫,折射出自己對名利與官職的矛盾心態,以及對過去選擇的反思和遺憾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抉擇和命運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態度的某種普遍性,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涵。
“放懷云外追黃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àn jǐng rén zhèng yì zhì zhèng guī yǐng chāng
送范景仁正議致政歸潁昌
shí nián hàn diàn cí róng qù, yǐng shuǐ jīn guī zuò gù xiāng.
十年漢殿辭榮去,潁水今歸作故鄉。
céng fù dòng xiāo zhēn shǔ kè, néng yín yè yǔ shèng hé láng.
曾賦洞簫真蜀客,能吟夜雨勝何郎。
fàng huái yún wài zhuī huáng gǔ, bié mèng chūn shēn guò yù táng.
放懷云外追黃鵠,別夢春深過玉堂。
kě xī dāng nián guà guān zǎo, huá xīng bù jí dào wén chāng.
可惜當年掛冠早,華星不及到文昌。
“放懷云外追黃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