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刺復促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促刺復促刺”全詩
少年雖嫁不得歸,頭白猶著父母衣。
田邊舊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雞飛。
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門,在家誰喚為新婦。
豈不見他鄰舍娘,嫁來常在舅姑傍。
分類:
作者簡介(王建)
《促刺詞(一作促促行)》王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促刺詞(一作促促行)》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促刺復促刺,
水中無魚山無石。
少年雖嫁不得歸,
頭白猶著父母衣。
田邊舊宅非所有,
我身不及逐雞飛。
出門若有歸死處,
猛虎當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門,
在家誰喚為新婦。
豈不見他鄰舍娘,
嫁來常在舅姑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少年女子被迫嫁作他人妻子的困境。詩中表達了她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之情。她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和父母團聚,即使年紀漸長,頭發已經白了,仍然穿戴著父母的衣物。她所居住的房屋并非自己的財產,她無法追隨自己的心愿,像雞一樣自由地奔跑。當她離開家門時,她只能面對死亡的歸宿,就像面對一只咆哮的猛虎。詩人表達了她長久以來沒有踏進自己家門的痛苦,她在家中失去了自己的地位,沒有人稱呼她為新婦。最后兩句是對周圍鄰居的比較,她看到了其他嫁到陌生家庭的女人們,她們在舅姑的照料下過著安穩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悲苦遭遇。通過對自由和家庭的渴望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束縛和壓迫的思考。詩中的意象生動而深刻,比喻手法巧妙,通過描述水中無魚、山無石等景象,強調了女子無處安身的孤獨和無助感。最后兩句通過對比,凸顯了女子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身份和歸屬感,對于她來說,成為新婦只是名義上的,她在婚姻中并沒有獲得真正的家庭溫暖。
這首詩詞反映了唐代女性在封建禮教下的困境,展現了作者對社會不公的思考和對人性的關懷。它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傳達了對女性命運的思索和社會現實的反思,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時代價值。
“促刺復促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ù cì cí yī zuò cù cù xíng
促刺詞(一作促促行)
cù cì fù cù cì, shuǐ zhōng wú yú shān wú shí.
促刺復促刺,水中無魚山無石。
shào nián suī jià bù dé guī,
少年雖嫁不得歸,
tóu bái yóu zhe fù mǔ yī.
頭白猶著父母衣。
tián biān jiù zhái fēi suǒ yǒu, wǒ shēn bù jí zhú jī fēi.
田邊舊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雞飛。
chū mén ruò yǒu guī sǐ chù, měng hǔ dāng qú xiàng qián qù.
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
bǎi nián bù qiǎn tà jūn mén,
百年不遣踏君門,
zài jiā shuí huàn wèi xīn fù.
在家誰喚為新婦。
qǐ bú jiàn tā lín shè niáng, jià lái cháng zài jiù gū bàng.
豈不見他鄰舍娘,嫁來常在舅姑傍。
“促刺復促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七曷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