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來無方馬去無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無方馬去無輪”出自宋代王珪的《虎北口》,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lái wú fāng mǎ qù wú lún,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來無方馬去無輪”全詩

    《虎北口》
    來無方馬去無輪,天險分明限一津。
    愿得玉龍橫十萬,榆關重識故封人。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頭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虎北口》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虎北口》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國家安危和忠誠的思考,通過描繪北方邊境的形勢和自己的愿望,展現了作者的壯志和忠誠之情。

    詩意:
    《虎北口》以北方邊境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和對忠誠的追求。作者描繪了來去無方的馬匹和天然屏障將一條津渡限制住的景象,暗喻著邊境的艱險和國家的困境。然而,作者仍然懷抱著壯志,希望得到玉龍的庇佑,能夠橫掃十萬敵人,重返榆關,重新認識故封的忠臣。

    賞析:
    《虎北口》通過對北方邊境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忠誠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詩中的"來無方馬去無輪,天險分明限一津"一句,通過對馬匹和天然屏障的描述,傳達了邊境的艱險和國家的困境。這種境況下,作者仍然懷抱著壯志,希望能夠得到玉龍的庇佑,橫掃敵人,重返榆關,與故封的忠臣再度相識。

    整首詩意蘊含著作者忠誠于國家的情感,表達了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和對國家復興的期望。通過描繪邊境的艱險,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和壯志,希望能夠扭轉困境,重建國家的尊嚴和榮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時期邊疆的困境,也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報國之情,在歷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來無方馬去無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ǔ běi kǒu
    虎北口

    lái wú fāng mǎ qù wú lún, tiān xiǎn fēn míng xiàn yī jīn.
    來無方馬去無輪,天險分明限一津。
    yuàn dé yù lóng héng shí wàn, yú guān zhòng shí gù fēng rén.
    愿得玉龍橫十萬,榆關重識故封人。

    “來無方馬去無輪”平仄韻腳

    拼音:lái wú fāng mǎ qù wú lú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來無方馬去無輪”的相關詩句

    “來無方馬去無輪”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來無方馬去無輪”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來無方馬去無輪”出自王珪的 《虎北口》,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