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自天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王自天縱”全詩
筆回丹穴鳳,歌起沛中云。
御幄金虬轉,仙墀羽仗分。
君王自天縱,況復睿心勤。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依韻恭和圣制龍圖天章閣觀三圣御書》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恭和圣制龍圖天章閣觀三圣御書》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半夜傳君召,西清閱帝文。
筆回丹穴鳳,歌起沛中云。
御幄金虬轉,仙墀羽仗分。
君王自天縱,況復睿心勤。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宏偉壯麗的場景,描繪了一個君王在深夜被召見,前往西清閣閱讀帝王之文。詩人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君王的威嚴與高貴,以及他對文化的追求和才華的表現。君王的存在被視為上天的恩賜,他的心思聰慧且勤奮,具有睿智的品質。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雄渾的筆調和華麗的辭藻,表達了對君王的崇敬和君臣之間的和諧關系。詩句中的描寫充滿了神秘和宏偉感,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其中,"筆回丹穴鳳,歌起沛中云"將君王比喻為鳳凰,以表達其崇高和神圣。"御幄金虬轉,仙墀羽仗分"則展示了君王的權力和榮耀,暗示其地位超凡。最后一句"君王自天縱,況復睿心勤"則強調了君王的智慧和勤奮,使其與普通人有所區別。
這首詩詞通過華麗的描寫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展示了宋代王珪對君王的贊美和崇敬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君主的崇拜和君臣關系的理想化。整首詩詞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給人以莊重肅穆的感覺,展現了宋代文人的修養和情感表達能力。
“君王自天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gōng hé shèng zhì lóng tú tiān zhāng gé guān sān shèng yù shū
依韻恭和圣制龍圖天章閣觀三圣御書
bàn yè chuán jūn zhào, xī qīng yuè dì wén.
半夜傳君召,西清閱帝文。
bǐ huí dān xué fèng, gē qǐ pèi zhōng yún.
筆回丹穴鳳,歌起沛中云。
yù wò jīn qiú zhuǎn, xiān chí yǔ zhàng fēn.
御幄金虬轉,仙墀羽仗分。
jūn wáng zì tiān zòng, kuàng fù ruì xīn qín.
君王自天縱,況復睿心勤。
“君王自天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