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豈識原非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丈夫豈識原非病”全詩
丈夫豈識原非病,丞相應嗤蓋有狂。
失馬未須嗟北塞,過關重約使南陽。
君知鞲上雄飛日,秋勁霜嚴始一翔。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友生失意》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友生失意》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友人失意的情景,并通過對友人的勵志和自我安慰,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起伏的思考。
詩意:
詩中的主人公友生失意,睡夢中夢見了天閽,醒后帶著痛苦的心情回到了樂江鄉。友生是一個有志向的人,他并不認為自己真的生病了,而是認為這只是暫時的不順利。然而,他的朋友丞相卻對他的追求有所嘲笑,認為他是瘋狂的。友生并不因此而氣餒,他決定繼續努力,不畏艱難。詩人通過友生的堅定和積極的態度,表達了對友情的贊美和對人生起伏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友生失意的經歷為主線,通過友生的堅韌和樂觀態度,表達了人生中遭遇挫折時應該如何應對的思考。詩人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友生的悲傷和歸鄉的情景,向讀者展示了友生面對困難時的堅強和樂觀。友生并不因失意而氣餒,而是選擇回到故鄉重新開始,他對自己的狀況有清醒的認識,并對丞相的嘲笑持有一種豁達的態度。友生相信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終將得到認可,秋天的到來將是他重新崛起的開始。詩人通過友生的經歷,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風云變幻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人生起伏、友情和自我安慰的主題。通過友生的失意經歷,詩人呼喚讀者要堅韌不拔,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同時,詩人也傳遞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的鼓勵與支持。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表達,引發讀者對人生、友情和奮斗的思考。
“丈夫豈識原非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shēng shī yì
友生失意
mèng dào tiān hūn wù yì shāng, fú yī guī qù lè jiāng xiāng.
夢到天閽寤翼傷,拂衣歸去樂江鄉。
zhàng fū qǐ shí yuán fēi bìng, chéng xiàng yīng chī gài yǒu kuáng.
丈夫豈識原非病,丞相應嗤蓋有狂。
shī mǎ wèi xū jiē běi sāi, guò guān zhòng yuē shǐ nán yáng.
失馬未須嗟北塞,過關重約使南陽。
jūn zhī gōu shàng xióng fēi rì, qiū jìn shuāng yán shǐ yī xiáng.
君知鞲上雄飛日,秋勁霜嚴始一翔。
“丈夫豈識原非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